這個春節假期,騰訊馬化騰借微信紅包在馬年新春贈給阿裡巴巴馬雲一個“馬上”下馬威。
歡樂不僅在網上,網下馬化騰的微信“嘀嘀打車”和馬雲的支付寶“快的打車”都上趕著給打車族付賬。
發紅包的和收紅包的,拉車的和坐車的,都被馬年天上掉下的餡餅砸的暈頭轉向。
馬年的這些喜事兒背后,是移動互聯網大佬互相戧生意。大家都覺得,誰拿下了移動支付,就佔領了互聯網金融的制高點。
馬雲的淘寶下的支付寶下的余額寶,是2013年理財市場異軍突起的明星。趁著近年貨幣市場資金緊張,各大銀行仍倚老賣老貪戀著傳統銀行盈利模式,央行對互聯網金融睜隻眼閉隻眼的時候,馬雲的余額寶開啟了吸金大法模式,數月間吸引資金過2500億。
馬年伊始,各路互聯網巨頭、銀行、電信、基金、券商都開始正視互聯網金融的巨大威力。
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近期(元旦、春節期間)以將近5-7%的年化收益率,類似T +0的變現流動性,博取著普通民眾的眼球,從傳統銀行、基金、券商處吸納著資金。而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為0.35%,五年定期存款利息僅有4.75%。
俗話說,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那麼余額寶是如何理財,達到了如此高的收益水平?其實余額寶利用了網絡渠道的優勢,銷售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通過貨幣市場基金盈利。大家都知道,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貨幣市場上短期有價証券,如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等短期有價証券。
有過購買貨幣市場基金經歷的投資者知道,通常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比活期利率高,略高於一年定期存款。但最近一段時期,很多貨幣市場基金年化收益率達到了5%以上。
利率市場的高企,成就了余額寶,也壓迫銀行將存款利息提高到政策允許的上限,即便如此,銀行存款業務也逐漸喪失著儲戶的信任﹔另一方面常年偏高的市場利率,威脅著經濟的平穩運行。
目前投資貨幣市場基金這類流動性很高的產品,短期年化收益率可達5-7%,投資信托類理財,收益率可達10%以上,而一些地區民間小額借貸的利率水平達到了30%。在這樣的利率水平下,企業運行的金融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利率能在如此高位長期運行,余額寶給人們的免費的午餐,或許還可以吃上幾頓,但畢竟不會長久。
余額寶類的產品,依靠資金規模,或許比普通的貨幣市場基金有一定的優勢,但其盈利來源畢竟是貨幣市場基金模式。終究,它不是銀行,隻能變相吸收存款,但不能參與貸款經營。它發揮了互聯網優勢,快速吸納著資金,但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金融產品。
應該說,有了余額寶的競爭,資金利率不再是銀行一家說了算,壟斷某種程度上被打破,余額寶是資金管理的一種好工具,但百姓理財,不能長期依靠余額寶。投資理財高手,每年10%-25%的復利,不可能從貨幣市場中輕易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