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深
“惊天逆转”之后A股离“反转”有多远?
难得的放量反弹刺激着股民们麻木已久的神经,也让他们心生期待:低迷的A股离“反转”还有多远?
A股筑底尚需更多支撑
“大涨现反转信号,1949点极有可能成为"钻石尖尖"。”昨日早市收盘后,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
昨日放量反弹,果真是低迷A股的“曙光乍现”吗?
“经济见底需要进一步确认,相应地,股市筑底反转也有待来自基本面的更多支撑。”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说。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日程安排,包括CPI、PPI、工业生产增速、投资、消费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将于9日集体亮相。业界普遍预计,四季度经济平稳回升的势头不会改变。
不过一些专家预测,受食品价格上升影响,11月CPI可能重回“2时代”。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表示,在国内需求回升、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涨等因素推动下,明年物价将进入新的上升周期。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仍需直面包括通胀在内的诸多考验,A股反转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
重建信心仍待“全面治理”
事实上,作为A股真正实现“反转”的指标,投资者信心重聚远比指数持续反弹更重要。
一边是股市持续走弱令投资者遭遇巨亏,一边是新股上市造就不计其数的千万、亿万富翁;一边是五年间12万亿元总市值“蒸发”,一边是弱市中逾800家拟上市公司构成IPO“堰塞湖”;一边是数十万股民无奈销户,一边是“大小非”解禁后疯狂出逃。
索取与回报严重失衡的股市,怎不让人心灰意冷、退避三舍?
财经评论员周俊生警告说,如果A股市场不能革除其制度性弊病,并继续充当“财富绞肉机”这样一个令人反感的角色,它将最终成为“收入倍增计划”的“绊脚石”。
从这个角度而言,低迷A股需要的是一次从价值体系着眼、从体制框架着手的“全面治理”。
“政府应当放弃对A股市场的功利性利益索求,让市场机制能够回归到正常状态;必须改变过度重视融资机制发挥的市场发展思路,让大多数投资者通过股市投资实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周俊生说。
或许对于A股而言,改变“融资者笑、投资者哭”的现状之日,方是其真正实现“反转”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