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四处“找钱” 民营担保“大洗牌”山雨欲来--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股票频道滚动新闻

违规四处“找钱” 民营担保“大洗牌”山雨欲来

2012年12月14日09: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违规四处“找钱”盈利“死结”难破

  广州珠江新城盈隆广场42楼,曾是广东规模最大的担保公司——广东华鼎担保公司的总部。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再访此地时发现已人去楼空,涉案的多位高管也遭立案调查。

  “华鼎事件”只是担保业乱象的冰山一角。今年以来,担保业从未平静过,接二连三有民营担保公司陷入危机,从广东到河南,从厦门到江苏;涉事的担保公司吸纳资金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从截留银行贷款到直接高息吸储……目前,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已对此进行整顿,民营担保公司大规模“洗牌”在所难免。

  “找钱”手段花样百出

  广州一家快餐企业主陈民(化名)实际抵押资产不到200万元,获批银行贷款竟高达900万元。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又为什么要贷900万元呢?

  “这笔钱是通过担保公司贷的,实际上我只需要200万元,但担保公司说,多贷出来钱可以理财。”陈民一席话道出了担保业流行的“借鸡生蛋”的筹款“高招”。

  2011年初,华鼎担保业务员主动找到陈民,并向他推荐担保业务,“业务员说,华鼎会承诺给我每月一定的理财回报。这样算下来,我借银行的钱基本不用利息,甚至一年算下来还可以有几十万元收益”。

  某国有银行广州分行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样的业务虽然不合规,但很多担保公司私底下却在做,这也是一些银行跟担保公司相互间的默契。在正常情况下,银行不会吃亏。对担保公司来说,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

  业内人士透露,担保公司通过委托理财等方式,至少可以截留六成资金,甚至许多企业自己并不需要资金,但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理财回报。当然,这种截留银行贷款的方式,并不是每家担保公司都可以操作,银行一般只愿意跟主要的几个大担保公司合作。一些中小担保公司则干起了高息吸储的营生。

  广东一知名担保公司高管证实,“放大抵押物实际价值的做法,在公司内部普遍存在,而经过疏通,银行也默许担保公司这样做”。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对照一份获取的涉事企业登记表时发现,情况基本如该人士所说。

  不仅如此,一些担保公司还通过高息直接吸储。“当初有担保公司找到我,承诺每年至少17%的收益。”佛山个体户陈女士出示的《投资理财合同》显示,投资期限为一年,年利息为20%,利息按月支取。不过,由于担保公司出了问题,承诺的收益在去年底就不见踪影,“刚开始时每个月确实收到钱,但去年底就没了”。

  一家担保公司离职员工介绍,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直接吸储业务开展的占比并不多,一些中小担保公司在这方面异常活跃。

  广州一担保业人士表示,“现在大的担保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获取资金,像大部分规模小、注册资本不够多的中小担保公司,很难获得银行的认可,银行也不愿意合作,只能通过向社会吸纳资金,这些资金成本也较高。”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截留企业银行贷款、直接高息吸纳个人自有资金等,在担保行业普遍存在。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接受采访时表示,以上这种做法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已经成为最近几年来担保业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和整个行业井喷发展的重要原因。

  黎友焕带领的课题组调研显示,担保行业违规手段很多,如虚假注册资金,实有注册资金比营业执照上的文字注册资金少得多,也就是先天实力不足,成立后只能依靠拆东墙补西墙来生存;滥保虚保,没有认真评估调查,担保价值超过客户的还款能力;套保,即通过高估手法或者加保等方式,高保物业,套出巨款。此外,不少担保公司还主动集资参与了民间高利贷等违法业务。

  跨界经营风险频发

  担保公司筹到钱了,若能理财得当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生财之道。然而,不少担保公司在以各种名目获得资金后,往往以向外放高利贷获利,或者投向房产、投资证券等高风险项目。随后,投资失败让有强烈理财需求的中小企业主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华南某小开发商李明(化名)去年向担保公司借了2000万元高利贷周转,月息接近10%,结果房子一直没有卖出去,李明也没钱还。这家担保公司去年仅这一笔生意就损失很大,最终只得由一位强势股东出面,才算勉强过关。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小开发商向担保公司借高利贷的现象十分普遍,如以20%年息拿到的资金,担保公司转手就以100%-200%左右的利率贷给开发商周转,这在银根紧缩时变得特别明显。易居房产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开发商资金来源中企业自筹资金比重大幅上升,由1-2月的34.4%上升到1-11月的40.95%,自有资金中相当一部分便来自于理财需求强烈的民间资本。

  还有部分担保公司涉及炒股配资业务。据某担保公司客户经理介绍,需要扩大操作资金的投资者可与担保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约定配资费用及风险控制原则。然后,投资者作为承担交易风险的一方,向担保公司交纳风险保证金,以获得担保公司提供的1-7倍于自有资金的交易账户。由客户独立操作该账户,同时担保公司按合同约定对该账户进行风险监控,以确保其出资安全。担保公司会按天计息,年化利息接近20%;若股票账户净值跌幅超过10%,担保公司会自行斩仓。这种业务看似没有什么风险,但市场持续低迷也给这类业务较大打击,有些股票连续跌停,根本没有机会斩仓,这让担保公司损失也很大。“我们也碰到了不少‘黑天鹅’事件,惹了不少麻烦。”上述客户经理说。

  盈利“死结”倒逼“铤而走险”

  为何为数众多的担保公司铤而走险?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副秘书长吴晓光指出,“目前政策给担保业的空间不多,而担保业的盈利模式还在摸索中。按照目前情况,注册资本金中,有20%是可以动的,另外80%不能动。”

  2010年3月银监会等七部委发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担保公司不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和受托投资等。照此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自有资金的80%可用于投资国债、金融债券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另外20%自有资金可用于其他投资。但不允许自有资金直接放贷,可委托银行进行贷款。

  广东担保业一人士表示,由于缺乏成熟的业务模式,不少拿到牌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并没有开展业务,比如2011年90多家备案担保公司中,只有30多家申报了业务,大多数都在观望。

  据北京工商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北京仅名称带有担保字样的公司达5100户,但真正做担保业务的只是极少数。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会长李世奇透露,以协会目前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看,其中真正做担保业务的也就170家左右,这些担保公司中又存在很多不规范经营。

  “广东担保公司的费率一般在3%,有的甚至低到1%,基本上靠担保费是活不下去的。一般的企业只能做到3-5倍的杠杆,广东目前管理得最好的达到8倍,这是极个别的。按3倍杠杆,担保公司只能勉强维持微利状态。”该担保业人士说,“只依靠担保费,担保公司只要稍微有一单项目失败,就面临全年亏损。”由于走正道不容易生存,不少担保公司开展了诸多的违规业务。

  黎友焕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这种氛围下,贷款企业还不了贷时有发生,但对担保公司来说,几十单业务如果一单出现还不了贷,就必须代还,可能几十单业务的回报都要泡汤甚至还要亏本。这样的业务,做得越多风险也就越大,于是乎只能干一些打“擦边球”甚至违规的业务,“灰色”求生。

  “大洗牌”在所难免

  在一系列担保违规事件爆发后,行业整顿已经开始,“大洗牌”在所难免。

  据南方担保网公布的有关决议公告显示,7月中旬华鼎、创富两家担保公司已经被清除出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决议公告显示,华鼎、创富两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委托理财、收取高额保证金等方式,大量套取银行资金、占用企业贷款资金等,造成广东省乃至全国担保行业形象受损,目前两公司涉嫌骗取贷款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此引发的担保业“地震”仍未停止。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一份数据显示,在40多家会员企业中,今年上半年,中小型担保企业业务下降10%至50%,受调查的担保公司总体平均业务量下降25%-30%。

  一些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态度已发生转变。有银行业人士更是质疑担保公司存在的必要性,称目前银行通过开发新产品已经可以覆盖到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作为资金中介只是徒劳增加企业成本。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企业信用不足的情况下引入担保公司是转移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实际上是把银行看不清的贷款转给了担保公司。

  不少银行已经终止了与担保公司的全面业务合作,担保业正面临“断粮”的风险。各地银行都在逐步提高准入门槛,加强了审批流程,很多业务开展的难度加大。

  11月,在对广州市93家融资担保公司初步风险排查后,广州市金融办向全市87家融资担保公司发出风险提示函。此轮清查后,广州地区有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因无业务而主动要求退出;有17家需要再规范;包括华鼎、创富在内的共6家涉嫌重大违规,被要求再整改。

  包括内蒙古、江苏、浙江等地都在逐步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监管,并撤销为数不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牌照。8月底,江苏中小企业局一举淘汰了8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7月底,浙江披露了《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五年规划》,计划到2016年末,把全省担保机构的总数由676家精简到400家左右,淘汰率41%。业内人士预计,今后担保业会越来越集中,不排除在一些地区出现几个大的担保业寡头。

  专家认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合规的担保公司更需要扶持。在目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考虑如何让担保机构在控制风险、规范运作的同时获得合理利润。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