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终大盘点:A股十大黑天鹅事件--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2012年终大盘点:A股十大黑天鹅事件

证券时报

2012年12月18日08:24        手机看新闻
2012年终大盘点:A股十大黑天鹅事件

  从“毒胶囊”、“螺旋藻含铅”、“蛆虫门”、“奶粉含汞”、“问题黄酒”,到近期的“塑化剂”事件,2012年以来,A股频频爆发“黑天鹅”事件,不少个股因此从天堂坠入地狱,给公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带来极大损失。据证券日报报道,25只涉足黑天鹅个股的基金,年内回报率落后业均0.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份额平均缩水2.15亿份,为业均1.46倍。

  距离2012年行情闭关仅余不到两周时间,年内“黑天鹅”的频频来扰,使本就在弱市之下艰难度日的公募基金更是雪上加霜。

  据证券日报报道,数据显示,涉足“黑天鹅”个股的25只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截至12月12日,平均回报率为-4.12%,落后同期可比股基业绩均值0.6个百分点。与此用时,这25只股票型基金今年前三季度中,份额累计缩水53.79亿份,平均每只基金净赎回2.15亿份,而同期纳入统计范围内的426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净赎回1.47亿份。即,受“黑天鹅”事件影响,25只股基份额缩水量是同期其他股基的1.46倍。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看似无法预知的“黑天鹅”事件,基金公司首先可以通过扎实细致的实地调研,避免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其次,合理的投资组合配比也十分重要,如果公司集中持股较严重,则遭遇“黑天鹅”突袭时,受伤也就更重。

  证券时报为你盘点年度A股十大黑天鹅事件:

  1、塑化剂风波促“好喝酒”变“喝好酒”

  2、通化金马(000766)深陷毒胶囊漩涡青海明胶(000606)躺着也中彩

  3、张裕澄清“农药残留” 经济损失暂难评估

  4、上海医药(601607)深陷“造假门”

  5、汤臣倍健(300146)螺旋藻铅超标之争

  6、古越龙山(600059)遇黄酒致癌危机

  7、封刀事件挫伤爱尔眼科(300015)

  8、双汇发展(000895)再曝“蛆虫门”

  9、健康元(600380)“地沟油”事件食品医药股受惊重挫

  10、比亚迪(002594)E6电动车起火惨案

  塑化剂风波促好喝酒“变”喝好酒

  塑化剂风波爆发之后,不但酒鬼酒(000799)大受打压而连连跌停,其他白酒股也遭到拖累,使得整个板块一度表现低迷。对此,许多名优酒企如泸州老窖(000568)、洋河等纷纷公开表态自己的产品绝对不含塑化剂,以期提振市场信心。我们认为,尽管短期内白酒板块受到该事件打压而有所弱势,但长期来看,塑化剂事件有利于加速白酒行业整合,从而有利于龙头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市场份额。

  首先,与食品饮料其他子行业相比,白酒行业集中度还很低,未来整体空间巨大。据统计,白酒行业前三甲收入集中度仅为12%,产量集中度更是仅为3%。这种情况与龙头酒企产能有限有关,也与白酒行业地方势力割据、许多地产酒还处于群雄混战阶段有关。塑化剂风波将导致许多规模以下设备不合规的小酒厂倒闭,未来龙头酒企可能通过并购等手段来提高市场份额。

  其次,白酒行业经历过2009~2011的黄金三年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年初以来白酒收入和利润均呈下降趋势。鉴于整个白酒产量已经非常巨大,我们预计未来白酒行业整体产量将逐渐萎缩,而此次塑化剂风波将加剧行业的萎缩速度。消费者从“多喝酒”变为“少喝酒”,从“好喝酒”变为“喝好酒”,消费群体对白酒消费观念的转变将促使市场份额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

  因此,尽管此次塑化剂事件一度造成了白酒板块的大幅下跌,我们仍然对其中的龙头品种抱有信心,我们认为未来白酒消费需求将向这些龙头品种集中,它们将是此次事件的最终受益者。

  通化金马深陷毒胶囊漩涡 青海明胶躺着也中彩

  4月13日至4月19日舆情热度最高的 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通化金马、青海明胶、三一重工(600031)、海通证券(600837)和云南白药(000538).

  毒胶囊放倒通化金马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13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涉及此次质量门的药企共计9家,而作为唯一一家身陷明胶质量门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马,股价出现剧烈震荡。有分析人士指出,明胶质量门对市场心理面的影响显而易见,但通化金马绝对价格较低,以及今年以来股价表现明显滞涨等因素,也吸引了部分游资趁机逆向炒作。

  从舆论反映来看,媒体密集式地报道相关涉案药企对此次事件的回应和态度,同时关注股市对于企业的影响,总体看,通化金马受到了权威媒体较大的质疑。而网民的态度则更为直接,先是通化金马官网被黑,紧接着微博上指责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对此,通化金马反应迅速,在曝光后一天当即宣布召回涉嫌有害的清热通淋胶囊产品。

  躺着也中彩:青海明胶连续一字涨停

  在这次毒胶囊事件中,以生产正规药用明胶为主营品种的青海明胶受到投资者追捧。连续的一字涨停引来了媒体和社会舆论积极的围观,关于青海明胶股价在“毒胶门”逆势大涨成为讨论话题,有网友甚至调侃道,“躺着也能中头彩!”据各类报道分析,此次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随着此次事件将促使监管力度加大,淘汰生产不规范、规模小的明胶企业,市场认为这对于青海明胶这类企业是一大利好。

  张裕澄清农药残留 经济损失暂难评估

  一则“张裕葡萄酒检测出农药残留”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投向张裕A(000869)。对此,该公司紧急采取措施,作出澄清,试图挽回负面影响。8月10日下午,张裕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对农药残留事件作出回应,同日晚间公司发布澄清公告。11日,中国酒业协会在北京召开媒体沟通会,众多专家力挺中国葡萄酒。

  农药残留消息给张裕A的股价和经营造成冲击。8月10日,张裕A股票大跌,报收55.23元,跌9.83%;张裕B(200869)跌停,报收42.93元。

  “整个的销售系统处在一种比较紊乱的运作当中,各地都有经销商的讯问,个别的商场已经提出来要下架,还有当地的质检部门,提出来说要我们的数据报告。”张裕A总经理周洪江表示,至于经济损失,短期内无法评估。

  张裕A澄清公告称,记者送检的三家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10款产品,确实检测出了农药残留,但均未发现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度性农药;有残留的多菌灵和甲霜灵为低毒杀菌剂,国家允许用于包括葡萄在内的农作物的病害防治,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000061)。

  据公告称,检测出的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量均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欧盟标准范围内。虽然无法核实10款产品中,哪款是张裕的葡萄酒,但10款产品中,检出多菌灵的最高含量为欧盟限定标准的1/26,为国内食品安全标准的1/154;检出甲霜灵的最高含量为欧盟限量标准与国内标准的1/71.

  同时,张裕A表示,尽管国家没有对多菌灵和甲霜灵在葡萄酒中的残留量进行规定,但公司在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了“食品标准”,并参照执行了最为严格的欧盟标准的规定,所生产的葡萄酒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量远低于欧盟标准的规定。截至目前,经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多次抽检,公司产品全部为合格产品。

  张裕A董事会秘书曲为民在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时表示,张裕A接下来将出5大举措尽力消除该事件造成的影响:除夜间发布的澄清公告外,还包括联系中央电视台进行相关澄清工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专家和国家质监部门开发布会,把检测和监测的情况对外发布;同时把权威部门的监测报告及时送到市场上去,包括送到商超或酒店,通过营销人员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张裕A十分担心此次事件影响消费者信心,寄望各项措施能尽快把负面因素消除掉。“估计一个星期或十天后,消费者的信心就会扭转。”曲为民表示。张裕A的危机公关能否挽回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仍有待接受市场的考验。

  上海医药深陷造假门

  5月23日,一条“上海医药涉嫌严重财务造假,遭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调查”的传闻引发了公司股价的暴跌。当日上海医药A股跌停,H股最深跌幅高达34%,收盘报跌24.34%,两市市值瞬间蒸发逾40亿元,其中上海医药A股值就蒸发23亿元。

  上海医药(601607)5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对日前“公司对康丽制药有限公司及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的收购涉及财务造假,以及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已对此事项进行调查”的媒体报道予以澄清。

  公告称,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已完成对康丽制药70%股权的收购,并已依法就该收购完成工商登记。康丽制药拥有其相关无形资产的完整知识产权。由于公司已在2012年初获得对康丽制药的实际控制权,因此2012年第一季度将康丽制药的财务报表合并入公司的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此外,公司对上海新先锋无形资产收购的对价是基于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中的评估价值,并履行了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的相关程序,公司认为,该收购完全符合中国境内及香港关于关连交易的监管规定,公平合理,并且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公告亦称,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未收到证监会或香港联交所就公司财务或其他事宜展开任何调查的通知。

  汤臣倍健螺旋藻铅超标之争

  相信大家都难忘上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汤臣倍健螺旋藻铅超标事件”。先有3月28日新华社“定点爆破”,曝光汤臣倍健的螺旋藻片产品铅超标100%,后有3月30日药监局信誓旦旦地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两个权威部门的PK搞得汤臣倍健的股价也坐上了过山车。受负面消息影响,汤臣倍健4月5日复牌后股价依旧大跌8.48%。

  事实上,早在汤臣倍健2010年上市前,一位保健品产销领域的人士就曾向记者说过:“这个行业,不出事就是运气,出事是迟早的问题。这里面水分太大、太浑。”从这个角度来看,汤臣倍健撞上“黑天鹅”或许并不意外。

  二级市场上,该股经过一个月的回调后,市场负面情绪已经基本宣泄完毕,股价开始反弹,在6月14日汤臣倍健更是创出历史新高69.60元。

  古越龙山遇黄酒致癌危机

  6月15日,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测试7类34款酒精饮品,其中3款声称来自浙江的产品,被检出含有较高分量的可能致癌的氨基甲酸乙酯,上市公司古越龙山(600059)的两款产品“中弹”,分别是三年陈酿绍兴加饭酒、正宗绍兴陈年花雕(五年).

  6月19日,古越龙山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产品无害,并复牌。古越龙山称,黄酒作为传统食品,适量常饮对人体健康有益,至今没有发现因饮用黄酒致癌的案例发生。另外,氨基甲酸乙酯,是普遍存在于各种酒类及其他发酵食品中,是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并非人为添加。

  然而,“致癌门”一事爆出后,虽然公司方面极力否认,但此事还是让正处于上涨势头的古越龙山股价颇受震荡,报道发表的当天,6月15日该股报收14.59元,大跌4.2%。6月19日公司股价止跌,上涨3.02%,6月20日,古越龙山再大跌6.05%,收盘报14.12元。

  封刀事件挫伤爱尔眼科

  今年2月,台湾地区最早引进镭射近视矫正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宣布,由于近视矫正手术易产生后遗症,不少当年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今后将不再做此类手术”。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媒体纷纷质疑近视手术的安全性。受此影响,爱尔眼科(300015)2月15日开盘后一度大跌近5%,收盘跌2.49%。

  随后,爱尔眼科发布澄清公告称,该手术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相当安全、成熟的手术,台湾某医师认为该项手术会出现后遗症的说法,仅代表其个人见解。

  不过,有关手术安全性的争议声一直不绝于耳。在封刀事件发生后,爱尔眼科股价一直没能摆脱弱势,昨日收盘价20.51元较事发前2月14日收盘价,下跌一成。

  双汇发展再曝蛆虫门

  双汇发展(000895)近期被一连串的产品质量问题缠身。继5月末曝出肋排烫出蛆虫之后,6月14日双汇再次被曝火腿肠内出现蛆虫。

  对此,双汇发展6月15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排查后认为,媒体报道的问题火腿肠同批次产品生产工艺符合标准要求,出厂检验合格。

  而这已经不是双汇在“瘦肉精”事件后第一次深陷蛆虫丑闻了。今年上半年,双汇发展就先后遭遇4次产品质量危机,而在二级市场,双汇发展的股价也是一路下跌,最近股价更是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

  健康元地沟油事件食品医药股受惊重挫

  8月30日,健康元曝出全资子公司采购“地沟油”制药并流向市场一事。受此拖累,昨日与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上市公司纷纷大跌,可谓受惊不轻。

  数据显示,受健康元“地沟油”事件影响,前期强势的医药板块受到重创。医药指数下跌3.45%。其中,信邦制药(002390)跌停,天方药业(600253)下跌9.66%,前期气势如虹的“王老吉双雄”白云山A(000522)和广州药业(600332)大幅下跌,两只股票跌幅分别为9.79%、9.16%,北陆药业(300016)下跌8.92%。此外,仁和药业(000650)、丽珠集团(000513)、九芝堂(000989)等医药股跌幅也较大。

  除了医药股重挫,食品饮料股也受到连累。双汇发展下跌5.38%,香精香料股百润股份(002568)跌停,水井坊(600779)下跌9.78%,调味品企业加加食品(002650)下跌5.05%,速冻食品龙头企业三全食品(002216)下跌4.87%。

  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食品 、医药频频曝出安全问题。2008年,伊利股份(600887)、蒙牛乳业爆出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康芝药业(300086)惊现尼美舒事件和双汇发展曝出瘦肉精事件;进入2012年,药企又出现了毒胶囊和采购“地沟油”事件以及红酒农残超标事件。受层出不穷的丑闻拖累,此前被市场公认的食品、医药白马股龙头企业均受到极大冲击。相关人士指出,一旦医药企业出现安全问题,产品召回将使相关企业业绩受到拖累,更严重的是企业信誉遭到毁灭性打击。食品、饮料企业出现安全问题,将使产品滞销,企业声誉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一方面,中国食品医药企业频频出现安全问题,这将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受此影响,相关企业的产品销售会受到极大冲击。但同时,随着三聚氰胺、毒胶囊等丑闻爆发,这说明相关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这将迫使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受此影响,一些质量和安全过硬的企业将获得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相关行业门槛也会提高。因此,质量过硬的部分龙头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比亚迪(002594)E6电动车起火惨案

  市值一天内缩水15亿,五天蒸发60亿,比亚迪(002594)大力推广的纯电动汽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一时众说纷纭……

  5月26日凌晨3点,深圳市一辆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在行驶中,被一辆跑车从左后部剧烈撞击,失控后起火燃烧,车上3人无一生还。

  尽管在5月29日,比亚迪方面针对此事专门发布公告称:“车辆起火原因尚未确认,E6电动车搭载的电池符合国家标准”,这很显然无法阻止其继续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头条,让一直在转型道路上马不停蹄奔走的比亚迪“很受伤”。

  除了比亚迪自身市值大幅缩水,电动车安全品质受到质疑之外,公众和业界对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也变得忧心忡忡起来。甚至有人认为,此次危机会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产生心理阴影,对电动车技术的信心也会一落千丈。

(责任编辑:杨曦、杨波)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