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改革提速投资机会 自下而上选择真成长
近期管理层“两个下限”的表态以及密集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对创业板的运行释放出什么信号?国泰君安证券中小盘研究首席研究员王稹、中信建投中小公司研究高级分析师陈开伟分别发表了各自观点。
王稹:近期管理层“两个下限”的表态以及密集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对于整体调控方向,我们认为仍将是“打左 灯,向右转”,推进改革是“向右转”,释放稳增长等言论是“打左灯”,虽然打了左灯,但仍走右转的路。随着时间推进,市场并没有观察到相应的稳增长措施出 台,相反,改革政策推进越来越快,包括6月底的钱荒事件、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政府性债务审计启动等等。风险认识上升(预期维稳)所带来的创业板走强在上半 年已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我们认为下半年更值得关注和布局的将是改革提速所带来的政策性主题轮动机会。
陈开伟:管理层“两个下限”的表态如果能够在系统上制造出周期蓝筹的机会的话,风格的切换应当说对于创业板获取相对收益是不利的。但如果系统性机会都已经显现了,创业板的绝对收益估计也可以顺利实现。
问:互联网、传媒、环保等是创业板内的龙头板块,未来能否“强者恒强”?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对于创业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
王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创业板公司业绩影响略小,像互联网、传媒、环保等板块公司,一方面有环保治理、信息消费、 文化产业等政府外部层面的推动,行业保持高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并购、BT等商业模式手段,借助资本市场平台抢占市场份额,这些板块中必然会有一批公司借助 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创业板推出近四年来,部分细分行业龙头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业绩有支撑,成长确定性高,公司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但目前 来看,“强者恒强”更多的体现在公司业绩层面,在股价层面还要考虑投资者的风险认识和股票估值情况。
对于创业板,我们仍然建议关注自下而上选择业绩确定性高,有较好增长,并且短期可能有事件催化剂的股票。另外,我们也观察到,目前购并重组已被 提到非常重要的高度,成为化解产能过剩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利器,A股特别是创业板将有望掀起新的购并重组大潮,可以通过行业增长/行业集中度、协同效应、财 务信息三个视角挖掘具备购并潜力的细分行业和个股。
陈开伟:对于创业板的投资应当与时间策略结合起来。如果从更长的时间角度考虑的话,新兴产业诸如互联网、传媒、环保仍有很大的空间,毕竟这个领 域的大市值公司还是比较少,未来一定会出现成规模的大市值公司,但要注意选择。如果从较短的时间周期来看,深入挖掘低估值成长股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这个策 略看似难度较大,但只要深入思考和挖掘还是会有不少机会的。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