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在回答有关新股发行“三高”、“圈钱”问题时,证监会发言人表示,本次改革后将不再执行“25%规则”,将从推动存量发行等三方面解决新股高定价和“圈钱”问题,但并不意味着要放松对新股高定价和“圈钱”的约束。
一石激起千层浪,去年刚开始实行的“新股定价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高于25%需多次说明”的规则,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就宣布取消,如同当时意见出来时一样,25%规则取消也引发了市场热议。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25%规则取消,新IPO定价随行就市,对市场来说无疑是积极的,也是监管部门由“裁判式”向“家长式”过渡,放权给市场的一个体现。
解决“三高”有积极影响
“原来25%的规定应该是不合理的。政府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由原来的审批制向注册制过度,包括取消25%规则在内的配套措施都是针对市场化的,由市场决定发行价格的高低,用市场化、供需关系来解决新股‘三高’的现象,对市场应该是积极的。”德邦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张海东表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所谓“三高”,核心就是发行定价高。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新股炒作的原因,同时还有新股供求不均衡、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高定价冲动、“打新热”、“人情报价”等诸多因素。
张海东说,新股发行“三高”现象在当时也是没办法,为了抑制这一问题,就像房价,只能用行政命令来限价,这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已开始走市场化道路了,不符合的制度都要改革,实际上这个25%规则取消就是改革的体现。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向记者表示,单这一条改革并不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改革之后可能一些暂时业绩不是很好但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可能会上市。“不管你限不限制市盈率,不好的企业肯定不能上市,除此之外的上市条件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动,企业业绩比较、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几年盈利、发展前景肯定都还是考察的要求,只能说对一些特殊的企业会适当放松。”
新股发行定价将随行就市
25%规则取消之后,会否又会助长新股发行“三高”?新股发行定价权是否就随行就市?又有哪些措施来解决?
证监会表示,本次改革主要从以下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是平衡供需,抑制高定价。更大程度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使发行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二是强化约束,促进合理定价。首先,针对发行人,把减持行为与发行价挂钩,限制发行人定高价。其次,采取措施约束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报高价。确定发行价时,要求先剔除报价最高的10%的申购量。报价最高的部分将不得影响发行定价,报价最高者也不能获得配售,防止“人情报价”或盲目报高价。另外,提高网下配售的比例,限制网下配售的投资者家数,加大报价申购的风险。再次,针对主承销商,引入自主配售机制。最后,提高招股、定价、配售各环节信息的透明度,供网上投资者申购决策时参考,也可以通过强化社会监督防范定价配售环节的暗箱操作。三是加强监管,威慑违规定价。“新股发行价总体应该还是市场化,但券商和其他的一些包括上市公司还是会有一些影响。”刘景德解释,因为券商和是上市公司肯定会协商,总的思路还是多筹集资金,对上市公司来说肯定是希望多筹集资金。对券商来说,肯定是为上市公司做工作,确保不出现一上市就亏损、业绩不好的情况,尽量避免这些问题,不然对这些券商、参与发行的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张海东对此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其认为,券商肯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券商在新股发行过程中服务,一个是买方,一个是卖方,买方是其大客户,他在这个定价的时候肯定会兼顾买卖双方比较均衡的价格,如果价格过高了卖给买方,让买方损失了,他可能会损失大客户,这是市场化的体现。在这过程中,将来监管层披露、违法乱纪等,而不是审批你这个公司好不好、合不合规。“这是放权给市场,政府由决策者、裁判式向家长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