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中印企业签署220亿美元“大单” 基建等三领域受益股分享盛宴【3】

2015年05月18日08:39    来源:证券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印企业签署220亿美元“大单” 基建等三领域受益股分享盛宴

  莫迪特色的对华首脑外交 中印关系将走向何方?

  印度总理纳兰德拉·莫迪来到中国,再度让中印两国关系成为舆论热点。

  当然,中印关系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两国人口之和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经济上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印关系如何 ,不仅影响亚洲未来,也有相当的世界意义——习近平访印和莫迪访华,当然都会受到舆论格外关照。

  莫迪是印度近年来少有的强势总理,不仅在对权力的掌控上如此,而且个性鲜明,作风比较强硬。因此有媒体称,这次莫迪访华将为中印关系打上“个人色彩”。

  说中印关系打上个人色彩,其实不仅指莫迪的强势和个性,而且指习近平也是中国近年来比较强势的国家领导人。两个大国在两个强势领导人的主导下,通过峰会,自然会有比较强烈的个人色彩。不过,笔者在此只分析莫迪执政后,印度对华外交会有哪些个人色彩,或者说莫迪特色。

  大国之间的关系,比如中美关系或当年的美苏关系,基本上有个大势或者说有大的框架,如果首脑不是很强势,萧规曹随,两国关系在这个框架中运行,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但如果遇到强势领导人,其影响可能会突破原有的框架。

  中印之间的关系,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其实比以往几十年已经有很大变化。双方高层互访的频率越来越密集,到2013年之后,更是每年都有高层互访,在加上其他国际场合如金砖会议上的会晤,高层沟通已非十几年前同日而语。在这些互访中,中印之间在经济领域合作渐多,在国际议题如气候与环境问题、国际金融治理等方面,共同语言也渐多,文化交流亦有起色。不过,彼此之间比如边界问题,中印美日等国之间的微妙关系问题上,两国都有分歧。这是中印关系大框架。

  莫迪作为强势总理,有什么个人特色呢?大概以两点概括: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极其重视经济增长。

  因为高调的民族主义,莫迪在国内人气很旺,但在国际上却颇受争议。最受争议的是, 2002年古吉拉特邦出现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导致骚乱,莫迪当时是该邦首席部长即一号人物,他的做法和言论引起不少非议,并引发印度最高法院启动特别调查。多年后《纽约时报》记者问他,回顾当年骚乱他是否觉得遗憾,是否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莫迪的回答是,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更好的应对媒体”。莫迪个性和思维大概可见一斑。

  莫迪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而且似乎对中国发展模式很感兴趣。他的经济方面的口碑,始于他长期耕耘之地古吉拉特邦。莫迪从2001年到2014年连续四次竞选成功主政古吉拉特邦,。2006年和2007年两次以首席部长身份访问中国,主要是考察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莫迪主政之下,古吉拉特邦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引起争议: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莫迪措施很好,值得在印度推广。但也有经济学家,如大名鼎鼎的阿玛蒂亚·森,则认为莫迪过分注重GDP,让城市中产阶级得益,但贫穷阶层则更加贫穷,而且教育福利等也没搞好。但不管怎么说,莫迪已是强势总理,他要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印度民众似乎也对“强势总理”有好感。

  莫迪的这些特点,在对话外交中有什么影响?概括地说,因为强势,因为鲜明的民族主义,莫迪既有可能是实现对华外交时,有效地实行“经济优先”“求同存异”。

  因为莫迪是个民族主义者,所以在中印之间的一些分歧上,如果他觉得可以控制,那么印度政界就很少有人能指责他“软弱”——因为他是最强硬的嘛。比如,印度媒体报道,为了这次访华,莫迪决定取消和原定和日本进行的联合演习。在其他问题上,也可以此类推。

  莫迪强调经济优先,所以他可能在经贸领域,比如中国对印度投资、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等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经历。而在其他领域着重“求同存异”。

  习近平主席在西安会见莫迪时,突出中国和印度应该管控好危机和分歧问题,避免两国关系大局受到干扰。可以说,向莫迪提这个建议应该有效,因为在他的个性和影响下,莫迪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来源:一财网)

上一页
(责编:吕骞、刘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
  • 现实中的"动漫美女"现实中的"动漫美女"
  • 白酒之殇,春天在哪里?白酒之殇,春天在哪里?
  • 收费公路亏损夸大之说不实收费公路亏损夸大之说不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