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DF)2014年會”於2014年3月22-24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為主題,圍繞新型城鎮化、財稅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生態文明等系列重大議題進行探討。
卡特彼勒在《能源改革與綠色增長》中談到,能源項目的效率與經濟性有很大提升空間,尤其要關注工業能效。能源項目應以資源最優化利用為衡量准則,以能效高低而非規模的大小作為能源項目首要考核目標。
那時的西寧煙霧籠罩、塵土飛揚,空氣污染嚴重影響著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妥言的話說,““你知道以前西寧有多臟嘛? 出門隨便轉一圈回來就是蓬頭垢面,流的鼻涕都是黑的!。”可喜是,澀寧蘭(澀北-西寧-蘭州)天然氣管道的建成使用,徹底改變了西寧市民的生活環境,甚至生活方式。[更多]
卡特彼勒目前在中國已經建成了26家工廠、4個研發中心、3個物流和零部件中心,擁有超過15000名員工。制造包括從液壓挖掘機、履帶式推土機、輪式裝載機、動力平地機到柴油發動機、履帶行走裝置、鑄件、再制造的工程機械零部件到電力發電機組等多個系列產品。
隨著卡特彼勒在中國工廠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國已經成為其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除了供應中國市場之外,中國工廠還扮演著亞太區重要出口基地的角色。【詳細】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不斷深入實施,新疆已被列為全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資源儲量佔全國7%的准東地區是新疆4個主要煤田之一,准東煤電煤化工產業帶已成為新疆“西電東送”的主陣地。
其中,神華准東五彩灣露天煤礦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工程。神華集團與世界一流礦山設備供應商Caterpillar(卡特彼勒)、以及曾擔綱三峽工程建設項目的葛洲壩集團實現“三強聯手”,共同雕琢五彩灣露天煤礦這顆西部煤電煤化工產業鏈中的璀璨明珠……【詳細】
為了實現這個想法,卡特彼勒技術研發(中國)有限公司2005年在北京注冊成立,而中國研發中心真正的全面發展和壯大是始於2009年12月2日無錫研發中心的正式運營。無錫一期項目於2009年投入運營,投資額5300萬美元,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包括一個完整的發動機實驗中心、材料實驗中心、電子電氣實驗室、整機和系統集成中心等。
隨著研發業務的發展需要,2011年,卡特彼勒技術研發(中國)有限公司將總部遷往無錫。【詳細】
卡特彼勒認為,未來十年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成功的標准將是看其是否能夠將可持續性發展融入核心業務,並積極促進其所在社區的可持續性發展, 而這正是卡特彼勒為之不懈努力的事業。
在中國,卡特彼勒致力於成為被公認的、有責任心、有貢獻的"企業公民",卡特彼勒基金會專注於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所帶來的環境和教育挑戰。【詳細】
作為卡特彼勒子公司的MWM(原Deutz能源),是擁有140多年歷史的世界著名燃氣發電組供應商,阿蘇衛垃圾填埋沼氣發電廠項目的燃氣發電機組都是由該公司提供。
自2007年以來,阿蘇衛垃圾填埋沼氣發電廠項目採購了4台MWM燃氣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了5648千瓦,發電效率高達41.7%,熱效率達44.2%,綜合能源利用率達到85.9%。【詳細】
2012年底,中國各大城市開始被霧霾席卷,PM2.5監測數字不斷爆表,這也引起了中國社會對環境變化的反思。人們飛速增長的商品需求刺激了經濟生產對資源的無限掠取,中國社會未來的發展也因此面臨嚴峻的挑戰。
伴隨國際社會對生態、環境、資源等問題的深入探討,中國政府將“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升到國家發展建設的議程,建立極少廢料和污染物的工藝與技術系統成為可持續發展實踐中的重要課題,再制造行業在此趨勢下應運而生。【詳細】
卡特彼勒深知教育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意義。卡特彼勒基金會自2011年在中國資助農村教育行動計劃以來,先后為陝西省商洛地區36所中學的上百名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幫助他們順利完成高中學業。並從2013年起參與該計劃倡導的"保護視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