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海口11月5日電(記者 傅勇濤、馬超)一雙品牌皮鞋,歐洲比國內便宜近一半,一杯星巴克咖啡,北京要比美國貴75%……近年來,走出國門的消費者驚訝發現,在國內要下決心才舍得買的商品,在海外可以便宜這麼多。為什麼大量國外品牌商品,一入中國門就“身價”倍漲?洋品牌國內“高身價”能高多久?
價格差令國內消費能力頻頻“出逃”
“國外買品牌貨比國內便宜多了!”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走出國門旅行購物,常常發出如此感嘆。
同樣的貨品,國外究竟比國內便宜多少?剛從德國回來的北京市民小黃舉了一個例子,一雙ecco牛皮皮鞋,在漢諾威的商場裡售價110歐元,折合成人民幣不足千元,而國內同類款型皮鞋價格通常在2000元左右,貴了差不多一倍。
這不是孤例:一杯用料並無差別的星巴克中杯美式咖啡,在美國僅約合人民幣12元,國內要賣21元,國內比國外貴75%﹔耐克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款籃球鞋,國內價格高達1299元,而美國官網的售價僅為12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00元。
存在價差的商品並不限於上述領域。一項商務部門的調查顯示,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這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外的差價明顯。
據施華洛世奇官網顯示,同一款式的手表,在大陸售價為6600元,而在香港售價5450 港幣(折合人民幣約4390元),歐洲售價490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954元),僅為大陸售價的六到七折。
而電子產品國內外的售價則相差更多。以一台在中國組裝的蘋果15寸視網膜屏筆記本電腦為例,該機型在美國官網的售價為2199美元(約13735元人民幣),在中國內地官網售價為16488元,比美國貴出近3000元。
日趨明顯的商品價格差,令國內消費能力頻頻“出逃”。據匯豐銀行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2011年中國旅客在海外購買高檔商品消費折合人民幣近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