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餐桌的實驗還是中產的腔調【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保衛餐桌的實驗還是中產的腔調【2】

2012年11月07日08: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在北京這個大都市裡,這群年輕人選擇了返回到原始、初級的交易模式。2010年夏天,從美國留學歸來的上海女孩常天樂創辦了這個市集,試圖將生產有機農產品的農戶與消費者直接聯系起來。

  他們需要餐桌上的安全感,但這種“安全感”價格不菲

  剛剛從大學畢業那會兒,馮超常常在路邊攤上解決三餐。經過多年打拼,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眼下在北京有房有車。他在一家金融公司裡管理投資項目,也開始緊密地監控自家的“食品安全”。

  經同事介紹,今年春節,馮超第一次去逛了農夫市集,隨即成為鐵杆粉絲。如今,即使是一瓶醋,他也“不允許家人到外邊隨便買”。他要買的,是江西農民自己做的、每瓶35元的“手工醋”。

  37歲的袁英華也是市集的長期主顧。她原本在一家國際公益組織任職,生下女兒后,辭職當了全職太太。如今她的家庭月收入接近兩萬元,房貸也已供完。她家裡的食物,90%都來自“綠色生產”的農戶。她感覺農夫市集上的食物能夠帶給她安全感,她也相信那裡農戶的宣傳語:“生產過程透明,推動社區食物安全”。

  但這樣的“安全感”價格不菲,袁英華一家三口,每月購買各種農產品的花銷高達6000元。

  在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創辦人常天樂的觀察中,馮超和袁英華都屬於農夫市集的“典型顧客”,“他們擁有中等收入,大多已經成家,都希望給家人找到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

  2010年夏天,從美國留學歸來的上海女孩常天樂創辦了這個市集,試圖將生產有機農產品的農戶與消費者直接聯系起來。市集起初每一兩個月才舉辦一次,來的大多數是“穿得漂亮,帶著單反相機”的“文藝青年”,后來發展到一周舉辦兩三次,逐漸擁有穩定的顧客群。

  “無添加、純天然、手工作坊”是北京農夫市集上頻繁出現的廣告語。過去兩年裡,在上海、濟南、西安、成都等地也先后出現了同類型的農夫市集,滿足著一群收入較高、講究飲食的人的需求。

  今年春天第一次逛市集的時候,顧客范冬雨對20元一塊的豆腐特別好奇。作為一名全職太太,她很熟悉普通菜市場的行情,而在那裡,一塊豆腐通常隻需兩元。

  但年輕的攤主告訴她,“這是用傳統古法做的豆腐,用的是鹵水,沒有其他添加劑”。這種說法足以打動范冬雨。長久以來,她都對大眾市場上供應的各種農產品和食品保持高度警惕。他們一家三口不吃熟食制品,也盡量不吃反季蔬果,因為“那都是用化肥催熟的”。看到新聞裡說有養殖戶為了讓魚快速生長而喂魚吃避孕藥后,她過去好幾年都不敢吃魚。

  “味道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安全。”范冬雨反復強調,“我們這群消費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那一次“趕集”,范冬雨買了一塊豆腐回家。她相信,這種豆腐真的“不一樣”,“20元一塊的豆腐不會討好你的味蕾,但吃起來就是讓身體感覺很舒服”。

(責任編輯:郝帥、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