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更高質量的城鎮化(觀點)--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謀求更高質量的城鎮化(觀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張立群

2012年12月10日07: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要求“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我們認為,著眼長遠、注重質量,全面加快城鎮化步伐,已經成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關鍵環節之一,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

  城市化滯后於工業化,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

  當前,城市化滯后於工業化,已經成為制約內需擴大,制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工業化、信息化步伐的突出瓶頸,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

  由於城市規模和水平提高速度滯后,使制造業服務業發展環境日益趨緊,工商業企業地租房租、運輸流通費用以及勞動力生存成本不斷提高。城市進入門檻不斷提高,勞動力向城市產業轉移的渠道不斷收窄,成為城市產業招工難、招工貴的一個重要原因。受成本提高的影響,資本技術替代勞動的速度在加快,使制造業服務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呈不斷下降趨勢,從而在就業機會減少方面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形成新的約束。這樣發展下去,最終會使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全面減緩,使城鄉、工農二元經濟結構特征固化,甚至令經濟增長長期停滯於較低水平。

  城鎮化發展滯后,導致住、行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活動受限。受城市汽車承載能力的限制,城市家庭買車需求開始明顯降溫﹔受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住房供給能力的限制,穩定房價的重點不得不集中在控制買房需求方面,房地產市場需求也明顯降溫。消費結構升級是現階段消費增長的主導力量,汽車、住房市場的降溫,必然影響消費增長速度,影響擴大內需的潛力,進而制約經濟發展水平。

  著眼長遠、注重質量、全面加快城鎮化步伐

  分析當前城鎮化滯后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市發展缺乏長遠規劃,降低了城市建設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城市基礎設施發展普遍滯后,城市基礎設施在搶工期、壓成本背景下往往質量下降,受任期內追求政績目標的影響,很多城市建設項目存在短視、隨意的問題。凡此種種,嚴重制約了城市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二是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社會管理能力明顯不足,形成公共產品供給和社會管理能力方面的瓶頸,制約了城鎮戶籍的放開速度,也制約了城鎮化步伐。

  有鑒於此,應當按照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著眼全面小康和現代化長遠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科學規劃城市群規模和布局﹔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城市遠景發展目標和規劃應該在國土資源規劃指導下確定,規劃形成后應作為法律文件執行,切實提高長遠規劃的嚴肅性。政府應根據規劃目標,以長遠的眼光、過硬的質量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應把工作重點進一步轉向社會公共事業和社會管理,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使符合條件的農民工盡快成為城鎮戶籍居民,使勞動力和人口更順暢、更穩定地向城市轉移。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就業機會較多,承載力相對較強,非戶籍人口、流動人口佔比也較大,建議以這些城市為重點,加快提高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責任編輯:李海霞、崔雷)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