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中鋼協)獲悉,去年我國鋼鐵行業陷入新世紀以來從未有過的困境,鋼鐵企業利潤較2011年大幅下降了98.22%,80家大中型鋼企全年利潤總額隻有15.81億元,且主要來自投資收益和政府補貼,鋼企主業則為虧損。
■數據
鋼企效益大幅下降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去年其會員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5441.1億元,同比下降4.31%﹔盡管有過萬億的龐大銷售收入,但利潤隻有15.81億元,同比下降98.22%。中鋼協秘書長張長富表示,上述微薄利潤實際上也不是鋼鐵制造主業創造的,而是鋼企通過出售資產、投資收益、政府補貼等渠道得來的,鋼企主業全年仍為虧損狀態。
去年全年,鋼企虧損面達28.75%﹔虧損企業的虧損額達289.24億元(詳見附表)。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去年,鞍鋼股份虧損41.6億元,山東鋼鐵預虧35.7億元,馬鋼股份虧損37.2億-39.5億元,僅這3家的預虧總額就超過100億元。
■探因
礦商吞噬鋼企利潤
“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遠遠高於鋼材價格漲幅,吞噬了鋼企本就微薄的利潤。”張長富表示,去年國內鋼材價格長期處於低位,但隻要鋼材價格稍有上漲,進口鐵礦石價格便立即跟漲,且漲幅遠遠高於鋼材價格漲幅,“以10月份為例,中鋼協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僅上漲2.9%,但同期進口鐵礦石訂貨價格卻上漲了15.9%。”
據張長富分析,從鐵礦石供求關系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上中旬,國內生鐵產量均低於去年11月,鋼產量沒有增長,進口鐵礦石也沒有增加。由此可見,此輪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的原因根本不是供求關系變化,完全是壟斷市場的國外礦商人為拉高價格造成的。
■出路 協力化解過剩產能
中鋼協方面昨天表示,今年鋼鐵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不會改變,協會將把化解產能過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希望政府主管部門和全行業充分按照市場機制,努力做到“擴大消費、嚴控新建、有序轉移、推進整合、穩妥退出”,逐步化解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
對於鐵礦石價格話語權問題,中鋼協方面表示,從供需來看,今年鐵礦石價格應該會走低,壟斷價格總有一天要走到盡頭。我國今年會採取措施進一步擴大自有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的交易量,中鋼協將要求大型鋼企帶頭增加在該平台上的採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