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權擠壓別國戰略空間(國際論壇)--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美國無權擠壓別國戰略空間(國際論壇)

胡豫閩

2013年02月07日07: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威脅,尋求一個更安全的世界,是核安全領域國際合作的目標。

  核擴散對國際和地區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且呈現出更為復雜和嚴峻的局面。伊核、朝核問題久拖不決,南亞核擴散問題與恐怖主義危害交織。美國和俄羅斯雖然就核裁軍達成條約,但這一條約仍然是建立在“相互確保摧毀”的理念之上,銷毀核武器的措施並不徹底,也並非不可逆。這將使核裁軍進程缺乏持久動力,也不利於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實現《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確定的目標。

  當前,國際軍控與裁軍領域有兩個明顯趨勢。一是基於軍事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的成就以及主要國家持續更新的武器發展規劃,在討論核武器作用以及戰略穩定問題時,需要越來越多地顧及非核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導彈防御、精確制導遠程打擊系統、外空能力和網絡空間能力。

  據俄國防部專家最近評估,僅就可用於第一次打擊的海基和空基精確制導巡航導彈,美軍在2015年將達到1500枚至1800枚,到2020年將達到2500枚至3000枚。這種遠程精確打擊武器系統,可與空間和反導系統構成一體化作戰體系,以非核手段遏制別國在危機情況下實施戰略反擊的能力,進而擠壓別國戰略選擇的空間,特別是迫使別國在尚未遭受核打擊的情況下,陷入坐視損失有限核反擊能力的尷尬境地。

  二是地區性問題的發展對全球戰略穩定有重要影響。近年來,俄羅斯反復強調,北約在歐洲部署的反導系統與美國本土的反導系統相互兼容,是美國反導系統針對俄羅斯的前沿部署,具備打破全球和地區戰略平衡的能力。這一問題已成為俄美雙方談判進一步削減核武庫的重要障礙。然而,更引人注目的可能是亞太地區。反導體系的建設已經涵蓋了日、韓、澳等國。另有消息稱,超出50%的美軍海上遠程打擊能力已集中在這一區域,這一比例在10年內可能持續增大。

  上述兩個趨勢有一個共同推力,即緣於美國建立在尋求絕對安全理念之上的軍備發展規劃。這種絕對安全理念不僅尋求進攻系統的壓倒優勢,同時尋求防御系統的壓倒優勢,擠壓別國戰略空間。

  有必要說明的是,中國沒有加入軍備競賽的意願,無論這一軍備競賽是發生在核領域、常規領域或其他任何領域。然而,面對有關國家或者國家集團針對中國構建新的軍事能力或者升級已有軍事系統的動向,要求中國放棄建立有效自衛能力的合法權利,顯然是不明智的。

  在全球安全戰略結構中,中國發揮著建設性的穩定作用。中國做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反映出了一種更合理的安全理念。與建立在力量均勢或稱“鏡像”軍備結構基礎之上的“相互確保摧毀”理念不同,這種理念尋求的是一種非對稱的戰略穩定,建立在自身軍備保持在適度的相對低水平而且更具防御性的態勢之上。毋庸置疑,這是對維護國際和地區戰略穩定的一項重要支持。

  (作者為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