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卡嗎?高價回收。”大年初九下午,五一廣場往來人群絡繹不絕。平和堂的連廊下,十幾位倒賣購物卡的“黃牛”手持“回收”招牌,不時向人們招攬生意。春節過后,購物卡回收又火爆起來:8至9.5折收進來,再加價賣出去,最多的能淨賺10個點。在購物卡倒賣過程中,賣卡的變了現、倒卡的賺了差價,買卡的得了便宜,表面“看起來很美”,事實真是如此嗎?購物卡二手市場火熱的背后暗藏著怎樣的灰色利益鏈?連日來記者展開了調查。
春節購物卡二手市場火起來
春節前,市民朱小姐的單位福利,是兩千元某商場的購物卡,轉了一圈商場后,她決定把卡賣了。“商場東西價格太高,又不合我意,不如變現。”經過跟“黃牛”討價還價,最終9.5折成交,賣了1900元。
大年初九下午,按照朱小姐的路徑,記者來到五一廣場平和堂的連廊下。以賣卡為名與一位倒卡的L姐聊起了“生意”。L姐是邵陽人,她和老公都在五一廣場收卡。L姐介紹,春節前后是收購物卡的旺季,節前幾天最火,一天收三四萬元沒問題,而且買的比賣的還多。節后少一些,但每天也有一萬元左右。
收卡一般先談價格,后驗卡內余額再付款。“新發的帶密碼的卡不需要驗,沒密碼的需要到商場收銀台驗一下。驗過卡后再到附近的銀行驗鈔票,確認后一手交錢一手交卡。”L姐說。收這麼多購物卡,難道不怕砸手裡?L姐說,春節前是二手購物卡需求高峰,有時候收的還不夠賣的。還有的人買打折卡,去商場買一般不打折的奢侈品。“而且購物卡一般沒有有效期,一時不出手也不要緊。”
9折入手9.6折出手
“你用我的卡交款,我給你打折。”在黃興路附近一家商場的收銀台前,一位四十多歲的女士不斷地和前來交款的顧客這樣商量。除了賣給上門要卡的單位和個人,也有一些“黃牛”直接蹲守收銀台,刷卡賺錢。
倒賣購物卡究竟能賺多少錢呢? 經過反復打探,記者了解到目前長沙的行情是,根據賣卡額度大小和商場不同,“黃牛”收購價從8折到9.5折不等。而“黃牛”再賣出,起碼都是9.6折,這一來一去,“黃牛”就能賺不少。一位商場收銀員幫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你消費4000元,“黃牛”代刷卡,卡是9.2折的價格收的,實際上黃牛隻要支付3680元,淨賺320元。如果“黃牛”9.9折幫忙刷卡,你可以少付40元,“黃牛”也能賺280元。
相比商場門口蹲守,更專業的“黃牛”出沒於網絡。記者在長沙58同城網站,輸入“購物卡”,搜索出624條買賣信息。而在百度上,甚至能搜索到專門回收購物卡的網站,對長沙所有商超購物卡、加油卡等一網打盡,而且還提供發票。保守地算,一個“黃牛”春節期間平均一天收1.5萬元購物卡,一個月就是45萬,按平均5個點算,也能淨賺2萬多元。
記者手記
實名制沒“卡”住腐敗產業鏈
近年來,購物卡在社會上逐漸流行起來,成為許多企業單位發福利、送禮的首選。事實上,這一張小小的購物卡,衍生出一條灰色利益鏈﹔同時,也滋生了一種較隱蔽的行賄受賄方式和偷稅漏洞。L姐就告訴記者,有的人一次賣幾十萬元的卡給他們,“這些人先在商場買幾十萬元卡,用發票在單位沖賬不用交稅,再把卡賣給我們,實際賺了兩道。”
事實上,為從源頭上規范購物卡銷售,國家有關部門已出台多個文件,試圖從根上杜絕購物卡在流通環節的倒買倒賣。2011年5月,人民銀行等七部門制定的《關於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規定,一次性購買1萬元及以上不記名商業預付卡(即購物卡)的單位或個人應進行實名登記,且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2012年9月,國家商務部公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單張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5000元,單張不記名卡限額不得超過1000元。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許多商家並未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規定購買超過1000元的購物卡要求實名制,但是並未規定用卡實名制。因此“規范購物卡發卡,阻斷行賄受賄和偷稅漏稅”初衷並未落到實處。
專家觀點
治療“卡腐敗”須各部門聯動
如何遏制購物卡腐敗?專家認為,一方面稅務、工商公安等部門要加大對購物卡銷售、回收、套現的全過程監管,商務部門應加強發卡企業管理,工商部門應及時介入查處商業欺詐、保護消費者權益,公安部門打擊違規倒卡行為等。另一方面要嚴查公款購卡行為,稅務部門要加大企業賬目的核實與發票查驗,從源頭堵住易發生的腐敗。 記者 劉捷萍 實習生 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