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正榮財富七年蒸發186億 機構稱尚德破產影響積極--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施正榮財富七年蒸發186億 機構稱尚德破產影響積極

2013年03月22日07:28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昨日有媒體稱因無錫尚德破產,其創始人施正榮從昔日百億富翁走下神壇,甚至資產一夜被清空。有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施正榮仍持有龐大的家族資產。不過,其正面臨公司的內部審計問題。

  七年財富蒸發186億

  無錫尚德創始人施正榮有“中國光伏第一人”之稱,他曾將一個陌生的太陽能行業引入中國並帶動發展到千億產值。其個人也創造了財富神話。

  2001年,施正榮創立無錫尚德。2005年,施正榮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成立100%控股無錫尚德的“尚德電力”,並在紐交所上市。2006年尚德電力的股價達到40美元以上,施正榮以23億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約186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

  2008年施正榮的財富遭遇拐點,到2012年下滑至30億元。2013年3月14-15日,尚德股價兩天暴跌38%,收盤價0.67美元,市值僅剩1.5億美元。美國Maxim集團甚至將其目標價下調至0美元。

  數據顯示,施正榮仍持有尚德電力30.2%的股份,施正榮注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家族私有公司D&M Technologies Limited也持股29.4%。至昨日記者截稿,無錫尚德在美股價持續下跌至0.43美元,市值跌至0.56億美元。

  美股規定,如果長時間低於1美元就將面臨退市。實際情況是,即使不算公司負債,目前尚德電力的股票也已幾乎沒有價值。

  施正榮面臨內部調查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其實施正榮持有尚德電力的股份只是其部分財產,即使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失去了價值,其仍持有龐大的家族資產。

  “破產針對的是公司,並不是其個人。施正榮龐大的家族財產可能通過私募、金融機構代持、轉移海外等多種方式隱藏,一般外界很難知曉。這樣背景下,資產肯定不可能是零,仍是富豪。”上述人士稱。

  此前也有尚德內部人士向媒體爆料,施正榮和其他高管通過自己控制的亞洲硅業等公司淘空上市公司資產。

  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尚德電力董事會已於3月8日進入內部審計流程,重點審計與施正榮個人相關的關聯交易,其中包括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簡稱“亞洲硅業”)、蘇州賽伍應用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蘇州賽伍”)、鎮江豐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豐源新能源”)、江蘇綠揚電子儀器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綠揚集團”)。

  目前已有股民在美對其提起訴訟,指控公司高管為實現自身利益挪用公司高達16.8億美元投資資金,資金用途包括給施正榮個人公司提供無息貸款等。

  ■ 影響

  機構稱尚德破產長期影響積極

  A股光伏類個股多數上漲,受尚德破產牽連的上游企業也未出現大幅下跌

  新京報訊 (記者吳敏)光伏行業的標志性企業無錫尚德破產震動光伏行業,但一些機構投資者認為,長期來看這將對行業整合帶來積極影響。昨日A股光伏類個股多數上漲,即使是受到尚德破產牽連的上游企業也未出現大幅下跌。

  兩公司應收款受尚德拖累

  A股有部分中小公司與無錫尚德有業務往來,這部分公司的應收款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能回收的風險。

  其中滬市的隆基股份、中小板的亞瑪頓與無錫尚德往來密切,其中隆基股份20日公告說,隆基股份尚有尚德旗下公司應收賬款1.2億元,而隆基股份2011年的淨利潤規模才2.84億元。

  而亞瑪頓2012年上半年來自尚德的應收款達到4573萬元,而2月份其業績快報稱全年利潤為6854萬元,這意味著來自尚德的有風險應收款,佔到其淨利潤規模的66%。

  隆基股份主要提供硅片,這是光伏產業的基礎原料﹔而亞瑪頓則在這一產業鏈條中負責對硅片進行基本加工,比如鍍膜處理。

  不過昨日亞瑪頓股價僅小幅收跌0.28%,隆基股份則上漲了1.16%。

  機構稱長期有利於整合

  但A股其他光伏企業昨日同樣沒有在股價上表現出頹勢,從中長期看,光伏上下游企業、不同公司的走勢也各異。

  從中長期看,如ST超日這類與無錫尚德一樣從事光伏組件生產銷售的公司股價低迷,ST超日昨日小幅上揚,但其股價從去年三季度接近6元左右下跌到目前的3.74元。

  但如陽光電源這類上游企業,市場表現則相對較好。陽光電源主要從事光伏行業的逆變器生產銷售,其股價昨日上漲2.07%,去年12月份以來股價上揚了58%。

  即使同樣銷售光伏組件,也有公司獲得市場青睞。海潤光伏昨日股價上升2.66%,去年12月份以來股價上漲了38%。

  國信証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認為,中長期來看,無錫尚德的破產可能會對於行業整合帶來積極的影響。

  ■ 分析

  過度投資與錯誤決策造就行業嚴冬

  無錫尚德為何由盛轉衰?昨日據央視報道,施正榮日前接受採訪時稱,主要是由於行業過度投資造成的產能過剩以及國外雙反帶來的影響。不過,在當年“綠色英雄”光環下,無錫尚德的錯誤決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施正榮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2009年的下半年到2010年,投資過熱造成暫時性的產能極度過剩。他表示,“據我所知有100多個城市都在建光伏產業園,都在創千億的光伏行業。”

  不過,無錫尚德破產除了產能過剩等共性因素外,施正榮個人的激進主義色彩也導致了今天尚德的落敗。

  2006年,面對多晶硅價格暴漲,尚德電力與美國MEMC簽訂了固定價格的多晶硅十年期長單最終導致公司虧損嚴重,以及其主導投入3億美元建非晶硅薄膜電池生產線,最終不了了之。

  在光伏產業發展之前,多晶硅是價格極為便宜的工業原料,在2007年底,黑市價格創下每公斤400美元的天價。施正榮當時決策與國外供應商簽訂了近70億元的多晶硅供貨合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多晶硅迅速滑坡。目前,多晶硅價格已驟降至20美元左右每公斤。施正榮不得不與供應商解除合同,同時因違約進行了巨額賠償。

  無錫尚德僅僅是產業變遷中的一個案例。隨著整個光伏產業大環境的惡化,嚴重依賴出口的光伏產業迅速進入“洗牌”階段,2012年下半年,全國43家多晶硅企業共計停產30余家,行業哀鴻遍野。

(責任編輯: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