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繞得開嗎? 找到比較優勢--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等收入陷阱繞得開嗎? 找到比較優勢

2013年04月10日09:42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等收入陷阱

光伏產業這個政府大力推動的新興產業風光一時,如今卻深陷困局,這是否意味著,依靠政府產業政策推動的產業升級,存在著弊端?經歷了長達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如果政府力推的產業政策難以幫助產業結構升級轉型,中國是否也難逃“中等收入陷阱”?

日前在復旦大學進行演講的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面對上述問題時,卻給出了不同的認識:不能以一個光伏產業的失敗,全盤否定產業政策的做法,應該了解光伏產業失敗的原因,從而在其他產業政策上避免。而要繞開中等收入陷阱,應該有選擇地發展那些符合本國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的產業,而在發展過程中,市場化的環境和積極有為的政府推動,缺一不可。

找到比較優勢

中等收入陷阱可以避免

一個國家之所以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由於其勞動工資水平不斷提高,而技術、產業卻未能不斷升級,導致發展停滯不前。林毅夫指出,經濟的發展取決於技術、產業不斷升級,從低附加值產業轉到高附加值產業,如果無法升級,低收入國家會停滯於低收入水平,中等收入國家停滯於中等收入水平,就是中等收入陷阱,高收入國家同樣會面臨 “高收入陷阱”。

他指出,並不是說進入中等收入水平必然就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勞動力價格不上升,如何從低收入國家變為中等收入國家呢?但伴隨著勞動力價格的上升,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水平必須不斷提高,否則就落入了 “陷阱”。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要靠市場競爭決定哪個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另一方面也要靠政府因勢利導。

林毅夫認為,隻要能夠抓住經濟增長的本質是產業結構、技術結構不斷創新、升級,這個過程中需要市場競爭,這樣的話,發展中國家都有潛力保持每年經濟增長8%,持續一兩代人都是有可能的,從一個低收入國家變成中等收入、高收入國家,也都有可能。

但是,尋找、發現自身真正的比較優勢,卻不是一句話說來那麼簡單。林毅夫指出,至今的經濟理論大多是發達國家學者提出的,他們的理論來自對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總結,總結的經驗是發達國家的經驗,不見得適合發展中國家,因為條件不一樣。發展階段不同,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資本市場都不同,所以需要一個真正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理論。而希望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必須從 “你目前有什麼”出發,隻有把你能有的、你能做的做大做強,才能一步步向發達國家的方向前進。“根據你的要素稟賦,找到能做好的事情,為你的比較優勢創造條件,讓這些產業變成在國內、國際市場有競爭力的產業,就能夠以比發達國家更快的速度發展,你的產業結構都可以快速地趨同於發達國家。”

比較優勢如何發現

那麼,潛在的比較優勢究竟如何發現?什麼才是符合本國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產業呢?

林毅夫指出,一般用人均收入作為一個標准來衡量要素稟賦結構。歷史經驗表明,很多成功的例子,政府選擇去發展的產業,是當時人均收入是本國兩倍左右的國家的那些最具競爭力的產業﹔而那些產業政策實施不成功的國家,通常都是模仿了人均收入水平是自身10倍、 20倍甚至更高的國家。

成敗背后的關鍵,正是有沒有和自身的要素稟賦結構相契合。隻看到產業結構的差異,但沒有認識到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是內生要素稟賦結構決定的,發展中國家直接 “跳躍”地去發展發達國家的產業,就違反了比較優勢,結果就是從事這些產業的企業沒有支撐能力,長期依靠國家補貼。產業升級應該依靠由要素稟賦決定的比較優勢,如果一個國家的資本、勞動力等要素稟賦結構與你差距不大,那麼你向那個方向升級產業是可行的,如果差距太大,說明你的要素稟賦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強行推動並不可取。

回到光伏產業的話題。林毅夫說,光伏產業是個新產業,但是否真正符合我們的比較優勢?一個6歲小孩和一個18歲小孩在同一起跑點上,跑的速度一定不同。新產業的技術進步非常快,而技術進步是在大量研發投入基礎上的,如果不能以發達國家同樣的力度大量研發投入,人家的技術更替很快,你會很快落伍,這樣的情況下,站在同一起跑線,未必有利。當然光伏產業的失力,也和發達國家反傾銷相關政策有關。

林毅夫強調,一個國家要找到符合自身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首先是尋找那些快速發展二三十年的國家或地區,看他們過去發展的可貿易產業是什麼。實現多年快速發展,說明這個國家的產業政策是符合其比較優勢的,而它的人均收入水平跟你差距不大,說明你的要素稟賦也可能適合發展它的那些優勢產業,以此作為參考去模仿、追趕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如果這些產業國內沒有,可以培育國內企業,也可以通過招商引資。如果招商過程中發現人家不來,是因為交易成本太高,政府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去改變,降低交易成本。

政府的角色是什麼

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經濟學家可以接受,但企業家聽不懂,企業關心的是利潤。要讓企業家按照國家的要素稟賦比較優勢決定採用的技術和產業,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充分體現這個國家要素稟賦的價格體系。而這隻有在競爭市場條件下才可能。

市場很重要,這已形成共識。那麼政府的角色又是什麼呢?林毅夫指出,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升級,本身是一個創新活動,要創新就必須有先行者,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如果失敗,隻有先行者失敗了,如果成功了,會有很多跟隨者競爭者加入。這意味著成功和失敗的收益是不對稱的,預期收益跟預期成本之間不對稱,除非政府給先行者補償,否則很少人願意做先行者,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就不可能了。

為此,政府應該對從事這些產業的企業提供外部性的補償。但這種外部性的補償是指幫企業解決外部性的問題,企業應該很快形成競爭力,因此這種政府的補償、激勵需要的資金應該很少,不會造成企業對政府的綁架。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不是簡單隻買一部機器,需要的資金可能很多,面臨的風險也很高,超過一個企業可以承擔的范圍。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有金融、制度的安排。隨著產業升級,需要進行制度創新,基礎設施也需要不斷完善,否則即使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即使進入了符合要求的產業,也有可能因為基礎設施的不配套、風險太高、收益不對稱等而失敗。這些都需要有一個積極有為、因勢利導的政府。

林毅夫認為,發展中國家要追趕發達國家,發展速度要快很多,產業升級速度也快很多,外部性的協調就很重要,產業政策是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的工具。首先,在產業升級過程中,需要政府了解不同的產業需要不同的資源和基礎設施,所需的制度安排也不同。任何政府資源、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必須配置。產業政策實際上是把有限資源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作更好配置的工具。他強調,即使是發達國家,也需要產業政策,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是在全世界最前沿的,而企業的技術創新也需要政府的幫助,一般有幾個方面,一是對基礎科研的支持,基礎科研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二是政府採購,最新的產品可以讓政府採購。林毅夫表示,有人反對產業政策,主張完全靠市場來選擇,是因為確實有些產業政策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恰恰是這些產業政策支持的產業是違反比較優勢的,這樣的產業沒有競爭力。他認為,要思考的不是反對產業政策,而是怎樣讓產業政策發揮更好的作用。(記者 楊群)

(責編:聶叢笑、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