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
如何判定售價明顯偏高?
界定售價需綜合考慮
一位北京大型房企的負責人表示,在發放預售許可証的環節引導新樓盤的定價,目前這一措施已經實施。一些開發商的報價因偏高而被市住建委“打回”。“現在我們頭疼的就是如何給新盤定價、報價。報高了批不過去,報低了利潤就少了。”
業內人士說,一般樓盤在預售時,大都會一批一批地拿出房源銷售,有些樓盤會出現賣一次漲一次的情況。政府在開發商拿預售証時就對房價加以引導,將有效控制開發商隨意漲價。同時也會要求樓盤在銷售中,嚴格執行明碼標價,實際銷售價格不得高於申報價格。
不過他同時也認為,如何界定價格“明顯偏高”,應該綜合考慮。“一個地區,可能因為拿地的早晚,土地成本不一樣。比如舊宮,一年多的時間,地價從每平米四五千漲到每平米一萬多,高價拿地的項目和低價拿地的項目如果是一個價格水平,也不符合市場規律。”
同時,他認為,同品質樓盤要比較各個方面,如建造方式、容積率、戶型、周邊環境、配套設施、是否裝修等多個方面。而不能是隻要在一個區域,價格就必須一樣。
■ 追訪
部分商品房將納入限價房管理
楊斌昨天表示,北京將在商品房中,進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價格,逐步將其納入限價房序列管理。這意味著,部分商品房將納入限價房管理。
哪類住房是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楊斌表示,原則上戶型是中小套型,一般在中低價位。
對於“限價房序列管理”,楊斌說,“以前我們所說的限價房,也就是兩限房,屬於保障房序列,針對的人群是中低收入家庭。現在所說的是指商品房中,確保自住和改善型這部分的剛需住房,面向人群的重點是中等收入的夾心層。這部分房子將限定價格,但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才能買到。”
北京市房協秘書長陳志認為,此次北京提出將自住型和改善型商品住房納入限價房序列管理,在商品住房的供地階段就明確售價,可以有效控制這類住房價格,而這類住房恰恰針對的是中等收入階層,也是目前社會最大的群體。
楊斌表示,相關政策正在研究,如哪類人群具備購買資格等,會盡快出台。他透露,這類房將通過政府的土地收入、稅收政策的優惠保証中低價位,因此以后再上市可能會受到限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