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產品汞超標5倍在港被召回 假藥說力撇責任--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實用信息

同仁堂產品汞超標5倍在港被召回 假藥說力撇責任

2013年05月22日10:21    來源:中証網    手機看新聞

  就在旗下公司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同一天,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卻遭產品被召回待遇,這恐怕是同仁堂沒有料到的“禮物”。

  5月7日,同仁堂旗下的同仁堂國藥(08138.HK)登陸香港創業板。同一天,被指輕主業玩資本上癮的同仁堂集團,其所售的高端保健品“健體五補丸”,因汞含量超標五倍,被香港衛生署強制召回。

  急於打消市場疑慮的同仁堂集團,起初極力撇清干系,堅稱召回產品絕非自產,甚至稱產品或是假貨。但時代周報記者咨詢香港衛生署新聞處工作人員了解到,被檢產品基本不可能是假冒品,因產品有各項正規注冊信息。同仁堂集團的假貨說似難成立。

  此次召回產品雖隻在香港銷售,但行業人士爆料指,同仁堂集團旗下多款常用藥品均含有一種叫朱砂的藥物,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長期攝入可致肝腎受損,多種內地暢銷藥含汞量遠超香港及歐盟標准。一時間,同仁堂集團被外界冠上“汞企業”、“朱砂大戶”標簽。

  陷入質量風波的同仁堂集團,煩惱注定不小。

  “假貨說”遭反駁

  同仁堂集團頗喜歡玩分拆上市戲法,同仁堂國藥是從同仁堂科技 (01666.HK,全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剝離出來的在港上市公司,而同仁堂科技是從同仁堂(600085,全稱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剝離出來的。

  就在同仁堂國藥上市當天,香港衛生署發布公告稱,經抽檢化驗,同仁堂集團名下產品健體五補丸汞含量超出香港藥物標准的5倍,故此勒令廠家進行回收。

  據早前媒體報道,一開始同仁堂集團對此事便是採取撇清關系的態度,堅稱問題產品絕非自產,不排除是假貨的可能性。

  香港衛生署新聞處工作人員林子惟告訴記者,出事的健體五補丸經調查,是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制藥廠制造,並由北京同仁堂香港藥業管理有限公司進口香港進行銷售的。因為有正規的注冊編號等信息,所以應該不會是假藥。

  同仁堂集團品牌管理部趙姓負責人告訴記者,衛生署7日當天已經啟動復檢,目前未有新的進展,大約兩三周后才會有結果。在時代周報記者的追問下,該負責人稱:“企業本身已經經過自查,沒有問題,有問題就不會出口了。”但是,對於此批藥物的真假,可能混入汞的環節,復檢結果是否樂觀以及同仁堂集團質量把關缺失等諸多疑問,上述負責人始終以一句“等待結果”三緘其口,拒絕回應。

  究竟是原材料、生產、流通過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為何補藥會變成毒藥,由於同仁堂集團方面態度極不明朗,謎團一時變得更加費解。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高級醫藥合伙人史立臣向記者分析健體五補丸被曝含汞的三種原因,即原材料污染,生產線上不同種產品藥物之間“交叉感染”,以及生產器械污染。

  “還有一種很大的可能,就是同仁堂集團把健體五補丸交給別的藥廠進行加工生產。”史立臣向記者談到,國內傳統的中藥企業,制藥過程其實非常粗獷,大部分是簡單地進行粉碎再成型,缺少科研和技術含量在裡面。“像健體五補丸本來就是小銷量的產品,同仁堂集團手握配方,把生產加工部分,甚至原材料採購交給別人做,那就簡單省事多了。但這樣一來,質量把關就變得非常不可控了。”

  “同仁堂集團的思維基本是,主銷產品不出問題,業績不受影響是最重要的,其他小產品就無所謂了。健體五補丸別說是”車“了,連”卒“都不是。事實上,作為老牌國企,又是百年藥業,同仁堂集團手中掌握大量國家保密配方,但沒什麼競爭概念,近年來又熱衷玩資本,不重視主業經營,管理漏洞頻出。”業內人士向記者評論道。

  同仁堂集團自開年以來頻現質量危機。從總統牌破壁蜂花粉片非法添加甘露醇,到地黃被檢出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項目不合格,再加上這次汞含量超標事件,同仁堂品牌已在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

  “朱砂大戶”40種藥品含汞

  同仁堂集團小眾產品健體五補丸“汞超標5倍”消息一出,立馬引來不小的風波,而同仁堂集團藥品體系中另外一種常見的含汞,它的存在則似乎也隱藏著不小的安全隱憂。

  長期關注中成藥毒副作用的一位行業人士向記者列舉了他的統計數據 ,同仁堂集團現有的定心安神、清熱解毒等常用藥品中,接近40種藥品含有一種叫朱砂的成分,小孩可用藥中,也有3成左右含有這種成分。

  這種大量存在的藥物,因為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經被証明含有劇毒,在美國 、日本等國家是被禁止入藥的。

  專注腎臟病研究的武漢協和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王全勝告訴記者,朱砂之所以被如此廣泛使用,是因為傳統以來認為它有鎮靜安神的作用,但若長期使用或過量使用,腎臟、肝臟便會首當其沖,造成嚴重的功能損害,血液、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傷害。依據國內藥物“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規定,朱砂的日用量在0.1g-0.5g之間。

  記者向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進行咨詢,根據《中醫藥條例》,重金屬汞的攝入限定標准則為每日36微克。而對於多數草藥藥品,當前歐盟對重金屬汞的限定標准上限則為1.0ppm。

  上述行業人士向記者舉例道,同仁堂集團兩種產品,牛黃千金散及小兒至寶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別是17.3%及0.72%,遠超國際標准。記者對照上述兩種藥物詳細使用說明書后發現,前者指導用量在0.52g-0.78g之間,超過國內標准,而后者雖在0.02g-0.03g之間,但同樣遠超香港標准。記者走訪廣州多家同仁堂集團店面發現,市面上無需處方即可買到小兒至寶丸,但牛黃千金散已經不見蹤影,導購員給出的答復是,牛黃千金散已經斷貨很久了,原因不詳。但同仁堂集團朱砂含量曾經最高的王氏保赤散以及七珍丸,已經將朱砂成分剔除出局。看來,同仁堂集團同樣深諳自身的危機。

  “一定程度上,這是從中西醫兩個維度來看問題,而且存在各國標准不同的情況。但中醫的缺陷在於,缺乏藥物成分的毒理學研究,劑量指標更多的是依靠經驗科學。”王全勝向記者解釋。

  “一定要按這個邏輯看的話,同仁堂集團很多產品肯定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危險。矛盾在於同仁堂集團用的是傳統中藥配方,用的是中醫的思維,但減少朱砂入藥,注重毒性檢測,應該說是一個趨勢,加上同仁堂集團搞海外上市,想走國際化,這個難題也是一定要解決的。”史立臣談道。(來源:時代周報)

(責編:周素雅、聶叢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