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6日電(記者董峻)受農村勞動力投入質量下降、人力成本漸高以及耕地質量下降等因素影響,未來10年中國糧食產量增速將有所放緩,但主要糧食作物仍可以保持自給自足。
這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6日在北京共同發布的最新報告《2013-2022年農業展望》中預測的。報告稱,應當密切注意中國農業前景中的主要不確定因素並加以解決。這些不確定因素包括高水平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生產資源限制的增多、土地退化和水資源消耗以及氣候變化造成的生產浮動性的增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在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承辦的“2013世界農業展望大會”上表示,1978年以來,中國農業產量增加了近5倍,在糧食安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同時,要重視資源和環境問題,畜牧業生產也將面臨很多挑戰。
這份報告特別對中國農業進行了展望。在需求驅動因素和增產制約因素影響下,未來10年消費的增長將超過生產的增長——消費每年增長1.9%,農業生產的年增長率則是1.7%。因此,中國的農產品進口也將呈緩慢增長態勢,農業開放程度總體上將進一步溫和擴大。
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表示,近年來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日趨劇烈,迫切需要各國尤其是農業生產和消費大國之間,以及有關國際機構之間加強農業信息共享交流,推動農業政策的協調與共識。農業部將不斷提升分析預警能力,完善市場調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和農產品市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