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引資連續四個月飄紅(熱點聚焦)--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全球跨國投資萎縮 中國市場魅力不減

我國引資連續四個月飄紅(熱點聚焦)

2013年06月24日07: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我國引資連續四個月飄紅)網絡配圖

        世界經濟艱難復蘇,中國吸引外資在此蕭瑟大背景下仍透出一股暖意。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第四個月實現正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在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僅略有改善或將出現惡化的背景下,中國外資保持正增長已“相當不易”。

  今年引資將呈平穩態勢

  統計顯示,1至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5.95億美元,同比增長1.03%。其中,5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2.56億美元,同比增長0.29%(未含銀行、証券、保險領域數據),較此前3個月月度增速有所收窄。

  不僅數量增長,吸引外資的質量也在提高。在使用外資的產業中,服務業呈增長狀態。1至5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29.95億美元,增長4.03%。而在2012年時,服務業吸收外資已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48.2%,連續第二年超過制造業。高端產業吸收外資也明顯增加。此外,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3億美元,同比下降15.22%﹔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08.82億美元,下降1.39%。

  據悉,歐盟、美國對華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德國增幅達到50%以上。前5個月,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15.8億美元,同比增長22.62%。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34.52億美元,增長24.13%,其中德國、法國分別投資12.19億美元和4.84億美元,分別增長57.33%和23.55%。據沈丹陽預計,今年全年吸引外資將保持平穩態勢。

  增幅雖小但已相當不易

  雖然吸引外資連續四月正增長,但增幅逐月收窄。對此,沈丹陽表示,判斷中國利用外資趨勢,不應僅以縱向視角,亦應橫向比較。他說:“我們認為,從全球大背景來看,中國吸收外資的走勢還是相對比較平穩,或者相對表現比較好的。”

  “今年以來,發達國家對外投資仍然沒有起色,部分發展中國家吸收外資出現了下降。相比之下,中國外資能夠保持正增長已經相當不容易。”沈丹陽介紹,根據聯合國貿發會預測,今明兩年全球宏觀經濟環境僅略有改善或者將出現惡化,外資復蘇會進一步放緩。

  “相當不容易”的背后是我國當前吸引外資面臨諸多壓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分析說,有些制造業外資從中國撤離轉向東南亞國家,還有一些回流到歐美國家,這使我國制造業利用外資下降。此外,人民幣升值、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等原因都使外資增幅收窄。

  “有個別月份有下降,這都是非常微弱的起伏變化。這樣一個連續4個月單月吸收外資的正增長,在相當程度上証明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和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的認可。”沈丹陽稱。

  得益於中國良好發展前景

  在外部環境日益艱難的情況下,我國吸引外資仍能保持正增長,這得益於中國仍然是外商眼中的投資價值“窪地”,市場魅力不減。白明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吸引外資的政策紅利已用得差不多,外資來華不僅看政策,更關注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情況。

  大部分外資依然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特利說,投資中國依然是很多西方國家跨國公司發展戰略極為重要的部分。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埃森哲公司全球戰略總裁馬克·斯佩爾曼說,雖然在一些行業,外企對諸如中國的一些政策有抱怨,但大量的証據証明,眾多西方國家的企業依然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投資目的地。

  “仍有86%的歐盟企業計劃在中國擴張,有68%的美國企業仍把中國作為投資首選地,這足以說明中國仍然是吸收外資的重要東道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透露說。

  中國不斷完善的投資環境也讓外商能夠留下來。姚堅表示,中國市場能否繼續保持吸引力,關鍵是能否在以下方面取得進展。第一是市場准入能不能改善,對於外資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第二是法律法規能否進一步健全﹔第三是涉及人力資源的、基礎勞動力的供應和勝任管理層的供應能否保証﹔第四是涉及到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政府效率能否持續改進﹔第五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