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地方違規操作加劇產能過剩 專家建議減少經濟援助

2013年10月16日10:05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 (李海霞)昨日,《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意見》明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並將遏制重復建設、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體系。

據悉,制定《意見》的初衷是為積極有效地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同時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

《意見》數據顯示,我國部分產業供過於求矛盾日益凸顯,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高消耗、高排放行業尤為突出。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僅為72%、73.7%、71.9%、73.1%和75%,明顯低於國際通常水平。鋼鐵、電解鋁、船舶等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仍有一批在建、擬建項目,產能過剩呈加劇之勢。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部分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資為名,在土地、資源配置方面推行過度優惠政策,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和不公平競爭,加劇了產能過剩。

有分析人士稱,此次國務院出台的文件體現出有獎有懲的原則,並在國家層面動用多方力量去下決心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力度很大。

具體內容在《意見》中表述為:中央財政加大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實施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各地財政結合實際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中央財政利用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等現有資金渠道,適當擴大資金規模,支持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壓縮過剩產能。

國務院還指出,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各地方、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准、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各相關部門和機構不得辦理土地(海域)供應、能評、環評審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關業務。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首先是政府一定要減少經濟援助。政府應該釋放一個明確信號——輕易不會伸出經濟援手。這樣才能使難得的市場倒逼機制真正發揮作用,該淘汰的淘汰、該兼並的兼並。

其次,要積極推動政府監管方式轉變,減少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一是由經濟性監管轉向社會性監管。以往核准一個新項目,政府考慮經濟規模和未來盈利能力比較多,但這方面應該是出資人關心的,而政府應該更加關注對社會的影響,比如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等。二是從前置性審批轉到過程監管。現在的行政審批,前置性條件設置得很高,審批過程比較長,投資者對此意見較大。而一旦獲得核准,過程監管又很鬆。事中事后監管乏力,導致了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等很多問題。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