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收益率和投資風險比傳統的理財產品也要高
近期,不少銀行都發行了淨值型理財產品。很多投資者對這一名詞還不熟悉,淨值型理財產品與以前的銀行理財產品有什麼不同嗎?
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交易形式以封閉型為主,產品收益以預期收益率的形式告知並付給投資者。而淨值型管理計劃的交易形式為開放式,收益以產品淨值的形式定期公布。也就是說,這一銀行理財產品類似於開放式基金,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與收益型理財產品相比,淨值型產品有較為明顯的不同:
首先,從流動性上看,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資金是無法贖回的﹔而淨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淨值型理財產品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其次,類似於公募基金,淨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透明。再次,淨值型理財產品挂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在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也可能虧損。
目前,開放式淨值型產品佔比仍然很小,但其增長勢頭非常迅猛。業內人士預期,隨著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將與存款同質化,市場吸引力將會下降。而淨值型理財產品將是銀行理財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淨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更加廣泛,收益率和投資風險比傳統的理財產品也要高,因此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也更高,是為風險承受能力更高的投資者提供更多資產配置的一類理財品種。投資者在投資前應充分了解產品的屬性,初涉理財市場的投資者更需謹慎。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4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