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投資本錢幾乎腰斬 渣打一款理財產品巨虧的背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五年投資本錢幾乎腰斬 渣打一款理財產品巨虧的背后

在3·15消費者日到來之際,又有一位投資者通過微博向記者吐槽:在渣打銀行買的一款五年期QDII,去年底到期時,發現賬面虧損已達50%,稱銀行事先“故意隱瞞風險,夸大收益。”  張宇仍然不放心,理財經理介紹渣打銀行有完善的風險機制,市場不好,風險控制機制會啟動幫客戶止損。
2013年03月05日14:55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在3·15消費者日到來之際,又有一位投資者通過微博向記者吐槽:在渣打銀行買的一款五年期QDII,去年底到期時,發現賬面虧損已達50%,稱銀行事先“故意隱瞞風險,夸大收益。”

  近幾年來,QDII屢遭投資者投訴。對此,杭城股份制銀行理財師分析,這些遭投訴的QDII產品基本上是2007年、2008年發行的,“當時海外市場正遭遇金融危機,這些產品剛一出海便遭遇重創。”問題是,自2009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已經連漲了四年,外資銀行出現如此巨虧實在令人不解。

  5年投資虧損近半,代客理財產品為何又虧了

  “2007年在渣打買了10萬的產品,2012年12月13日到期,賬面虧損約50%。” 這位叫張宇(化名)的投資者,是上海人,2007年買的美林聚焦亞洲QDII200710理財產品,購買產品時客戶經理沒有作風險預警﹔產品運作期間發現虧損時,客戶經理還是建議其繼續持有﹔最后虧損成定局,找客戶經理卻早換人了。

  據記者了解,QDII美林聚焦亞洲理財產品是渣打銀行2007年12月發售的一款非保本浮動型產品,產品挂鉤恆生中國企業總回報指數、恆生總回報指數、韓國KOSPI200指數等,代號為200710,預期收益率在-8.50%至44.00%之間。

  張宇稱,當時他是去渣打銀行咨詢保本型理財產品,一名理財經理表示,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差,購買意義不大,極力向他推薦購買QD0710這款5年期理財產品。“理財經理表示這款產品無須用美金購買,預期收益可達40%,市場行情好可以做多,不好可以做空。做多可以賺錢,做空也可以賺錢,基本沒什麼風險。”

  張宇仍然不放心,理財經理介紹渣打銀行有完善的風險機制,市場不好,風險控制機制會啟動幫客戶止損。關於風險測試,客戶經理表示只是銀行內部走個流程,隻管簽字,別的會幫忙辦理。

  買了產品后,張宇每過一段時間便會查詢產品淨值,有一天發現產品出現了大幅虧損,他便向客戶經理咨詢要不要止損贖回,結果這位客戶經理建議他繼續持有。沒想到越持有越虧損,到期了,虧損過半。

  這位投資者稱事后向銀行索要了產品存續期間所使用的投資策略詳細數據,顯示產品在2007-2008年股票指數急劇下跌的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仍在放大杠杆倍數,導致產品出現與市場情況不符的大額虧損。

  “與該產品投資領導溝通時,對方承認產品賴以生存的風險指標參數存在問題,導致產品投資趨勢與市場存在巨大背離,導致巨虧。而當時銀行在售賣這款產品時,銷售經理極力強調其控制風險的作用。”說起這,張宇一肚子怒氣。

  渣打代客理財,今年表現扳回一城

  近幾年,渣打的理財產品屢次遭投訴,甚至有產品曾被曝虧損九成以上。頻繁被投訴,而且都標以“巨虧”、“重創”等字樣,難道“百年老店,信譽卓著”的渣打銀行理財能力如此不堪?

  對此,記者聯系中渣打(中國)上海總部相關人士,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介紹,這些被投訴的大部分都是2007年、2008年之間發行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這類產品普遍期限較長,並陸續在2011-2012年期間到期。“2007年下半年起,金融危機導致國外資本市場表現不佳,而當時,包括渣打銀行在內的眾多外資銀行,推出了大批的QDII產品,無一例外遭遇重創。”

  “這位投資者反映的也是那時發售的產品。”渣打(中國)這位人士介紹,“這些產品當時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都有發售,產品到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我們已與這些客戶進行了充分的溝通,通過多種途徑補虧,幫投資者把損失降到最低點。現在大多數客戶都能夠接受和理解,包括上述投訴的這位投資者,最近我們也跟他作了很好的溝通,雙方達成了一致的彌補方案。”

  那麼QDII是否真的讓人”談虎色變”呢?最新統計顯示,截止上周,正在運行的217款QDII理財產品中,近一年累計收益率為正的理財產品有156款(佔比71.89%),產品近一年的平均淨值增長率為3.33%。而這些產品中,恰恰是渣打銀行的產品收益創下了第一,據悉,渣打銀行的一款“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亞太地產基金USD”位列產品收益榜首位,其近一年的累計收益率為28.18%。

  正所謂:成也QDII,敗也QDII。

  記者手記

  外資銀行豈能如此推薦產品

  按理說,投資有贏有虧,就像炒股,賺了開心,虧了沒得說,也沒聽說股民虧了去投訴証券營業部的?為何理財產品一虧損就要投訴?

  入市時間不佳是大部分QDII產品的一大硬傷。作為專業理財團隊,眾多QDII卻是在市場最瘋狂的2007年和暴跌開始時的2008年紛紛入市,缺乏清醒的頭腦。

  “關鍵在銷售過程中,客戶經理是否讓投資者充分地意識到風險。”杭城銀行界一位資深理財師表示,“這也是渣打遭投訴時普遍被控訴的問題,明明是想購買保本產品的保守型投資者,卻被推薦高收益高風險的產品,一旦產品出現大幅虧損,投資人自然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據悉,現在大多數銀行對客戶經理銷售理財產品都有考核指標,而不少外資行對銷售人員的考核是採取打分制,每月必須完成一定的存款,一定的產品銷售,以及一定的新增客戶等指標。總部壓給分行,分行壓給下面支行,支行再壓給具體的人,層層下壓,客戶經理在考核機制的壓力下夸大收益、隱瞞風險也就可想而知了。”業內人士分析,渣打銀行面臨的問題,在外資銀行中並不罕見。

(責任編輯: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