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單用途商業預付卡業務信息系統開通了備案企業公眾查詢功能。公眾可以直接登錄該系統官網,輸入企業名稱或預付卡上標明的企業備案編碼,查詢了解已備案企業類別、所屬行業、備案機關等信息。
央行去年9月1日起要求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需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之日起一年內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証》。逾期未獲批的,將不得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截至1月底,全國已有223家機構獲得央行下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証》,仍有不少企業在申請備案等候獲批。
但據媒體報道,商業預付卡市場“持証”和“無証”企業並存的現實,魚龍混雜。某大型商業預付卡機構負責人指出,雖然央行設定了門檻,要求非金融機構“持証上崗”,但仍有企業介乎於“合法”與“違規”之間的地段,處於監管盲區。
“獲得支付牌照的機構一般都會按照央行規定,將客戶備付金委托給商業銀行並定期對外公開賬目。不過,對於那些‘無証’發卡機構的客戶備付金的管理使用卻存在監管盲區。”上述負責人表示。
有業內人士表示,資質不夠的發卡機構很容易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風險中。發卡機構會出現設置刷卡障礙、拖延消費者使用期限等問題。上海因美亞21世紀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因經營不善倒閉,其發行的上億元美亞卡、萬勝卡自此無法消費。
業內人士稱,商業預付卡開通了備案企業公眾查詢功能后,公眾可了解備案企業的相關信息,將在發行服務、資金管理和系統保障等方面均比未備案企業更加規范,所發行的預付卡風險較小。(記者沈瑋青 劉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