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6家A股上市銀行已經全部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雖然說從絕對利潤上來看,上市銀行吸金能力依然超凡,16家上市銀行上半年日賺38.5億元,但是從增速看,上市銀行業績增長略顯乏力。
記者統計發現,16家銀行中有8家銀行淨利潤增速個位數增長,其中,五大行淨利潤增速更是徘徊在1%上下,近乎零增長,而在以往,即便是基數較大的五大行,也能實現10%以上的利潤增長,股份制銀行更是能達到30%以上的利潤增速。
誠然,利潤是反映一家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曾經最賺錢的行業,銀行業利潤增速的放緩,確實更加引人關注。從今年上半年銀行業利潤增速的表現來看,上市銀行盈利能力真的已經不行了嗎?恐怕這樣下結論還過於武斷。
銀行的真實利潤是什麼樣的呢?就以宇宙行——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今年上半年實現撥備前利潤2366億元,同比增速為8.4%,而在計提了872億元撥備后,實現淨利潤1494億元,同比增速降至0.7%,也就是說,工商銀行因為計提撥備少了7.7個百分點的利潤增長。
股份制銀行同樣有大規模的撥備計提,以中信銀行為例,中信銀行上半年撥備前利潤468.11億元,同比增長13.84%﹔但計提了將近一半利潤的撥備之后,中信銀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折半至225.86億元,增速下滑至2.51%。
所謂計提撥備,就是從利潤中劃撥出一筆資金,為銀行可能出現的呆賬、壞賬做出風險准備。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實際上銀行已經出讓了很大一部分的利潤給了“風險覆蓋”,而這部分利潤並沒有表現在利潤增速賬面上,所以銀行業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增速顯得比較差勁,但實際上,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仍在,只是面對風險,需要“藏”起來一部分以防萬一。
今年以來,實體經濟風險不斷暴露,整個社會不良貸款率都有所上升,銀行業自然也不例外,為了更好地控制風險,從而加大撥備覆蓋利率,從這個意義上說,利潤增速的放緩,是商業銀行審慎、穩健經營理念的體現。
此外,由於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和傳統金融業盈利方式的轉變,近年來,銀行業也面臨著重大的結構調整和優化,轉型必然面臨著陣痛,銀行業為了轉型也付出了很多成本上的代價,也犧牲了一部分利潤。但是從效果上來看,銀行業的利潤結構正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多家銀行均在中報中指出,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和增速都有了大幅的增長。
當然,銀行業利潤雖然沒有看起來那麼差,也確實較此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惡化,在轉型和改革的關口,如何更好地化解不良風險,改變收益結構,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銀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