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红利”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金融地产曾经出现较大泡沫,经济泡沫带来了一些行业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上证综指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从2005年的1000点涨至2007年的6124点的历史新高。北京等一线城市房价五年中上升了四、五倍之多。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高泡沫化催生了一些暴利行业。高泡沫化实际上是通过价格手段对社会收入进行强制分配,是通货膨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容易“制造”高收入群体。在对新创造价值(包括泡沫价值)的分割中,企业高管阶层是重要参与者。部分行业企业的高管人员,在对利润盛宴的分享中,近水楼台,获得了较大的利益,将部分收益转化为工资收入,成为市场泡沫化过程的主要受益人群。
开放“红利”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审视、检讨与深化改革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过程。由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可避免地深受美国模式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较快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急剧扩大。据美国经济政策学会和美国经济公平研究所调查。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C E O年薪 约 为 普 通 工 人 年 收 入 的35倍 , 到2006年,美国大公司C E O的平均年收入为1080万美元,是普通劳动者年收入的364倍。随着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年收入上亿美元的高管也比比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企业高管人员的高薪酬,对我国企业高管人员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在强烈的数字对比以及如不提高我国高管人员薪酬,则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就会流失的担忧中,企业高管人员薪酬与国际接轨的呼声非常高。为此,我国出现了参照美国模式改造企业高管人员报酬制度的趋势。在公司内部设立薪酬委员会,建立与业绩挂钩的奖金制度,以股权激励为重要内容的长期激励制度等多是参照了美国作法。这些制度的推出,实际上助推了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较快增长。
总的说,改革开放后,企业高管人员年薪水平的逐步攀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高管人员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基本解决了改革初期对企业高管人员激励不足的问题,通过确立管理要素的地位,激发了企业高管人员的积极性,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到经营管理岗位,使我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不容否认的是,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政策体系还存在漏洞,企业高管人员收入快速增长过程中,也伴有不公因素,损害了社会公平。少数企业高管人员的畸高年薪,拉大了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也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下一步有必要对我国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制度进行反思,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王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