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对不同机构的职责范围根据战略作出调整,然后一个部门一个板块理清楚。”3月29日,朱小黄透露,几大业务板块的结构已经形成,各位分管副行长也做了分工,并相应成立了若干委员会。
从总行一系列部门组织架构、职务体系调整看,有不少建行等国有大行的影子,尤其体现在前台公司、零售、金融市场和交易金融四大板块重新设置上。
其中,前台业务条线上,中信银行眼下已将零售业务作为全行战略性业务强力推动,为此组建了大零售板块,涵括零售银行部、个人信贷部、财富管理部、私人银行中心、信用卡中心、网络银行部。
知情人士透露,第一个显著调整是,中信着手将500万以下的部分小企业业务纳入大零售板块。在这方面,民生银行(600016)已经先行尝试,确为推动小微金融发展的一种合理模式。
此前业绩发布会上,朱小黄也透露,未来在行业选择上,有两个东西中信要下决心和其他银行不一样,一是要全面进入服务业,二是消费性贷款,目的是将“一些过去非主流业务做成主流业务”。
零售业务条线第二个显著调整,则是总行将成立财富管理部一级部门,强化对贵宾理财客户的垂直通道和管理,这一点与建行颇为相似。此前朱小黄曾分管过建行零售业务条线,建行没有单独设立的私人银行,统一将300万以上金融资产的客户纳入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
目前,中信银行已经设立了事业部形式的私人银行中心,“要建立客户营销为主的经营模式,私人银行要逐步转变为独立核算的事业部模式。”新的战略规划指导意见称。
公司业务条线上,近期该行已经新建集团客户部、机构业务部等部门,而类似集团客户部等部门设置,均能看到建设银行(601939)的影子。对公业务的目标是要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使得公司业务接近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水平,“大、中、小客户资产比例关系逐步趋于2:6:2的基本比例。”
金融市场板块,在2012年设立金融同业部的基础上,中信未来将在原资金资本市场部的基础上成立金融市场部。
在上述调整的基础上,朱小黄认为,还要相应精简全行各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原先中信银行有十多个委员会,多且挂在不同部门,职能虚化,未来将缩减至六个委员会,即发展及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批发银行业务委员会、零售银行业务委员会、风险内控委员会、信息技术委员会、支持保障委员会等。
此外,中信还将参考大型银行职务体系,设立首席、总监等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职务体系,加强总行的综合性管理,提高全行的专业化管理水平。重点设立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经济学家、首席信息官、首席战略官等,在前中后台各板块设立总监职位。
“我希望的是各个委员会和各个板块分管副行长,能够在板块和跨板块之间加大调动资源、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条条与块块之间合适、合理的矩阵结构,能够更加有效推进跨区域、跨国境的市场业务获取。”
朱小黄将之称为“强大的总行”战略,即一个能力强大而不是权力强大的总行。
一句话,推进运营作业集中化将是总行的组织架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