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意义是什么?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总体看,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继续保留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实施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审慎性监管,要求商业银行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因此,此次改革未对现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作出调整,其利率下限仍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不变。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对外宣布,将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央行称,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这一政策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这是自去年7月份央行进一步放开存贷款利率后,时隔一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这是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事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这一重大政策变化充分表明了央行向真正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至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程过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
此前,我国曾于2012年6月和7月扩大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重要进展,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中国已到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新阶段。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央行有关负责人19日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