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国特点“影子银行” 差异化监管风声渐起--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年中经济观察系列(三):

应对中国特点“影子银行” 差异化监管风声渐起

2013年07月19日13:26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应对中国特点“影子银行” 差异化监管风声渐起(网络配图)

人民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 曹华)一场“钱荒”,影子银行的问题被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晓蕾分析称,“钱荒”事件应被视为是已被警示了很久的“影子银行”规模过度膨胀风险的一次局部性爆发。

“影子银行”也再次与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危紧密关联。一时间专家学者、监管当局各路人士,议论纷纭,望闻问切,把脉开药。

“影子银行”的中国内涵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的金融学概念,诞生于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根据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影子银行是由(部分或完全)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及业务活动所构成的信用中介。

在美国,“影子银行”主要涉及由投资银行、特殊目的机构(SPV)、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结构化投资载体(SIV)、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的资产支持证券(ABS)、担保务凭证(CDO)、信用违约互换(CDS)、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等金融衍生产品。

不同于金融衍生产品丰富的美国,中国金融市场“影子银行”所指对象不大相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包括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还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主要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

但是之所以称之为“影子银行”,是因为此类业务将表内的信贷业务转移到表外,逃避了存贷监管要求,存在缺乏透明度、管理混乱、高杠杆率、高期限错配、高流动性错配和高风险错配等共同问题。

由于“影子银行”尚未正式纳入监管,其规模大小也缺少官方的具体统计数据。据统计,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为17万亿元左右,占正规银行体系的12%-13%,是GDP规模的三分之一。

在不少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看来,正是因为“影子银行”大行其道,信贷出表、高杠杆和借短投长期限错配显著地积累流动性风险,直接导致了本次的“钱荒”。

是非功过不能简单判断

“影子银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破坏性极强。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影子银行”就被视为始作俑者,因而其监管教训难以忽略。

“影子银行”既为引发金融危机的“罪魁”,是否当斩立决呢?有关专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中国,“影子银行”往往集中于一般金融业务以外的空白区域,显示了一定的市场必然性。

银监会分管信托等业务的副主席蔡鄂生直言,“影子银行”是长期管制利率导致的必然结果,作为正规融资渠道的一种补充,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合理性,甚至有其必要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也表示,“影子银行”的资金流向绝大部分都流入到实体经济,填补了在正规银行信贷服务里满足不了的融资功能,这和通常所说的与实体经济脱节,与风险分散和高杠杆扩张为基本特点和功能的、达到金融工具价格泡沫扩张的“影子银行”有根本差距。

过去数年间,中国式“影子银行”迅速膨胀,作为变相的信贷产品,为经济输送了大量资金。2012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额为15.76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信贷占比为48%。

银行的表外融资规模逆监管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6万亿元,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7万亿元,这两项业务是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在2008年末,这两项数据总额尚不足2万亿元。

但在银行业内,对此问题的看法存在巨大反差。2012年10月,肖钢撰文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庞氏骗局,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当时,这一言论将银行信贷表外融资的风险担忧推至高潮。

据有关媒体报道,银监会内部对影子银行的界定口径也有差异。一位银监会部门负责人表示,从个人的角度,他在一定程度上赞同肖钢有关“庞氏骗局”的界定。他解释道:个别理财产品不在乎老的投资是否有足够的收益支付给投资人,而是发新产品募集资金置换到期产品,这不但具有国际上通行的“影子银行”特征,而且具备“庞氏骗局”的性质。

多位业界人士也提醒,监管部门和决策高层需正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存在和多重作用。“影子银行”之所以像“影子”,是因为其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导致金融监管和社会监督困难重重,更甚者,则会导致非正当竞争和欺诈等违规甚至犯罪行为。为此,应加强和规范银行表外业务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允许合理的风险暴露和市场违约。

差异化监管或是方向

对于未来监管的走向,一些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瑞银集团经济学家高挺表示,“影子银行”目前的规模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增长很快,而监管跟进则较慢。未来,如果政府监管力度过大,则可能会影响到信贷;而如果力度不到位,则难以解决扩张太快问题,因此面临一定不确定性。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无论如何界定和定义,“影子银行”都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蕴含风险就简单否定。要根据我国银行金融体系的具体实际,对“影子银行”给以符合我国国情的界定和定义,并据此摸清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实际规模,不要动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影子银行”业务种类繁多,风险和收益结构互不相同,有些并不具有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具有自我消化能力。哪些应该监管,哪些不应该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指标和方法来监管,都需要首先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集思广益,妥善决策。

巴曙松也建议应该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引导对“影子银行”的风险进行识别,同时,完善监管体系,差异化地对影子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的监管。

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融资政策限制、存贷款利率管制是中国式“影子银行”业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地产公司不允许贷款、发债,就只好走信托。钱从银行存款账户“搬家”到理财产品,就是一种逃避利率监管的方式,这种趋势不断倒逼利率市场化,一旦利率真的放开,可能有一部分资金又回到了银行存贷系统里面。“我觉得只要政策管制有所改变,那么“影子银行”的结构、利率或者风险都会有所改变。”

在中国式“影子银行”急速膨胀的背后,暴露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尚显不足,金融体制深化改革不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权威人士坦言,对中国式“影子银行”风险的关注,不能停留在微观层面,而应该更多关注由此带来的企业整体负债率上升。部分业界人士进一步分析认为,监管部门和决策高层应考虑相应金融体制改革和监管优化,毕竟中国式“影子银行”所拓展的诸多业务领域,与中国金融领域放松管制、深化改革的下一步诸多思路相暗合。 

 

(责编:夏晓伦、李海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