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601009)被QFII巴黎银行再度增持,引发市场对南京银行易主的猜疑。而在南京银行之外,其它中小银行或也已经成为QFII欲吞食的对象。
过去的一周,南京银行股价累计上涨超过6%,股价风光的背后是巴黎银行的急速增持。12月8日,南京银行公告称,QFII巴黎银行增持公司5937.8万股,占总股本的1.99998%,公司三季报显示,巴黎银行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37652.08万股,这意味着目前巴黎银行共计持有43589.88万股,超过第一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持有的40841.33万股。
尽管南京银行方面以“要等市场变化,现在不便评论”来回应市场对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易主的猜测,不过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易主的“悬疑”以及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是南京银行?
“无论是业务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还是业绩增长,南京银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中小银行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招商银行(600036)和民生银行(600016),但QFII巴黎银行却大手笔增持,并可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QFII对中小银行逐利的本性。”一直看好银行股的中距投资总经理徐海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徐海鹰看来,银行股此波上涨与QFII增持有很大的关系。“外资巴黎银行大手笔增持南京银行无非是看中其股本相对较小,业绩相对稳定、估值偏低。更重要的是,2005年南京银行便与巴黎银行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因此巴黎银行对南京银行十分熟悉,如此增持并非在情理之外。”
但三季报显示,南京银行增速低于预期,每股收益仅1元,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29%和26%,这一业绩增速低于同类区域性银行宁波银行(002142),且销售毛利率为53%,比中期降低3个百分点。
同时,2012年9月末,南京银行总资产3326亿元,较上半年总资产3343亿元下滑17亿元,这样的状况,16家上市银行仅此一家。规模缩水的同时,南京银行第三季度末净利润为29.9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3%。
华泰证券(601688)分析师许国玉认为,尽管从业绩增速来看,南京银行的业绩增速落后,不过目前动态市盈率仅6倍,且市净率一度低于1,低于7.97元每股净资产,而目前股价也仅是略高于净资产。因此在整体26%的净利润增速下,巴黎银行增持南京银行也不无道理。
一位了解南京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南京银行是最早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2005年12月巴黎银行代表在路演时就表示,双方在资产管理业务、零售银行等方面将继续开展深入的合作,并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增持南京银行股份。”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巴黎银行QFII投资额度为2亿美元。假设将其余额度全部用来继续投资南京银行,则还可增持该行约3%股份,总持股比例也未超过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20%比例上限。这意味着巴黎银行仍有增持南京银行的空间。
还有谁被QFII相中?
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认为,在QFII近期集中增持银行股的背景下,未来不排除其他中小银行也有被外资加速增持的可能。“近期大宗交易平台已经能窥见一二。自11月份以来,中行、华夏、民生、中信、招行等多家中资银行出现在大宗交易信息上,且买入方均为海通证券(600837)股份国际部。”梁浩表示。“从股本大小、区域银行等特征来看,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最为相似,这意味着宁波银行或也会走上南京银行之路。”梁浩表示。资料显示,宁波银行第一大股东为宁波市财政局,持股2700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0.87%,而第二大股东为外资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持有25000万股,占比为10.07%。一旦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加大增持力度,则有望成为宁波银行第一大股东。
今年5月新加坡华侨银行申请了QFII资格,额度为1.5亿美元,目前宁波银行股价为9.2元,这意味着新加坡华侨银行增持宁波银行的空间仍然很大,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1%。更重要的是,宁波银行前三季度业绩增速不俗,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3%和30%,销售毛利率为55.06%,比中期的54.71%略有上升。
申银万国分析师钱红兵认为,其他股份制银行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其业务、业绩更优,中信、兴业等银行也有自身特点,但其股本与南宁、宁波等区域性银行不在一个等级。2012年银行股平均PB持续低于1倍,平均PE在6倍。
而从大宗交易来看,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部买入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次数仅为3次,而中信证券(600030)和兴业证券(601377)仅有2次,因此这类银行股未来会继续得到QFII的增持,但并不能达到第一大股东易主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QFII积极增持银行股,不过巴黎银行等外资目前依然饱受欧债危机之苦。“据我们了解,目前汇丰银行依然在收缩,而巴黎银行本身的投资额度并不是特别高,其只能针对中小银行增持,且无法从公告中看出,巴黎银行增持的资金是本部资金还是客户资金,这是影响QFII增持银行股的一大绊脚石。”湘财证券分析师徐广福认为。
徐广福认为,由于QFII是逐利,且具有全球性,因此一旦巴黎银行等欧美外资进入A股银行股,韩国、日本等东南亚QFII也会集中进入。而退出的标准则是与H股看齐。“目前,A股银行股与H股银行股依然存在折价,其中招商银行折价14%、建设银行(601939)折价11%,而一旦A股银行股股价高于H股,那么或许就到了QFII撤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