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升温、财政紧张加快了诸多地方政府寻找社会资金的脚步,BT、BOT等社会资金参与市政建设的合作模式有逐渐升温之势。而随着传统意义上投资于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基金(即VC/PE)近年来进入寒冬,一种新基金模式——BT项目股权投资基金悄然出现。
在日前举行的“2013元亨祥财富管理新"城镇化"投资论坛”上,国内“BT项目金融股权融资专家”上海元亨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正式牵手“中国BT模式鼻祖”严介和,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引导民间资本助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从而分享改革红利。
元亨祥基金首席执行官程方表示,“严介和创建了中国的BT模式,他在BT行业内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严介和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我们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BT项目基金领域的专家管理团队。”
PE基金盯上BT项目
据了解,所谓BT项目,即以“建造—移交(Build-Transfer)”为经营方式的项目。这种在基建领域较多采用的投资建设模式,是指项目发起人(多为政府或代理公司)通过与投资者签订合同,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并在规定时限内将竣工后的项目移交项目发起人,而发起人则根据事先签订的回购协议分期向投资者支付项目总投资及确定的回报。
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亦参与投资BT项目。例如,隧道股份去年8月底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30亿元投资两个BT项目,分别是15亿元投资常熟市北三环快速改造BT项目,以及15亿元投资南昌朝阳大桥工程BT项目。
虽然社会资本逐渐参与到BT项目的筹建中,但专门投资于BT项目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却是屈指可数。程方告诉记者,元亨祥是目前唯一一家专业从事BT项目的金融股权投资机构,旗下BT项目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收费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电力、水务、工业园区、一级土地整理、重要的城市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投资企业的重组和股份制改造。
这家成立于2012年8月的公司,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开始募集第六期新基金,目标额度为2亿元。“目前公司管理的BT项目基金总规模达8亿元,各个项目都按照预期推进。可能一段时间内,元亨祥会争取在BT项目基金上达到25个亿的融资规模。”程方说。
BT项目基金有三特点
事实上,在国外BT项目基金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并通过稳定和较好收益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投资者分享了经济增长成果。例如,麦格理通讯基金、麦格理机场基金和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基金的回报率分别是31.8%,24.7%和18.1%。在澳大利亚,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的发展为养老基金等需要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提供了最好的投资工具。
那么,与传统意义上的私募股权基金(VC/PE)相比,BT项目基金又有何特点?对此,程方总结道,BT项目基金具有投资收益稳定、投资周期短、项目筛选透明三大特点。
首先,纵观PE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史,真正赚钱的只有10%,保本的只有20%,亏损的占70%,那是因为股票上市是要经过审批的,而真正能通过审批的为数很少,投资的成功率很低。而BT项目基金却可以避免这一风险,“由于有些工程的利润率有国家统一标准,我们在发行的时候就有10%至13%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者投资该类基金产品,每年获取丰厚稳定的回报。”程方表示。
其次,程方称,“VC/PE的投资周期一般都很长,基本三年至五年之内没有一分钱收益,纸上富贵,抛弃可惜,坚守非常难。”而BT项目基金每年都有固定回报,且基本在2年左右就可以退出,元亨祥选择做BT私募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就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
第三,BT项目募集的基金都是针对在建项目的定向募集,投资者可以在投资之前对项目进行分析、考察,更公开、更透明,确保项目的真实可靠。而VC/PE在募集资金完成后,由GP负责筛选项目,LP并不知道资金的投向和用途,这就加大了投资风险和道德风险。
BT项目风险几何?
不过,程方表示,BT项目基金亦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如施工方的施工能力不够,没有在预期时间内完成工程进度,以及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便会影响到到期兑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太平洋建设作为合作方的原因,因为其具有足够的能力,即使政府延迟支付,其也会拿出自有资金归还,起到连带责任保证作用。”他说。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告诉记者,未来十到二十年间是中国城镇化进一步发展期间,将为BT项目带来更多市场机遇;此外,BT民营化,即政府和私募资本相结合,对于推进BT项目快速发展亦是大有益处。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已经越来越市场化,这对于BT项目及相关方来说也是很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