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玉中之王”翡翠
記者近日走訪玉石市場時發現,上漲近十年的翡翠價格今年出現“異動”,整體趨於“走穩”,其中低檔貨下跌,高檔貨穩中有漲。而翡翠手鐲,更成為翡翠市場上的“銷量之王”。
售出商品七成是手鐲
翡翠乃玉石之王,在過去是達官貴人的玩賞之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近年來成為民間最受歡迎、最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之一。
用翡翠加工而成的工藝品大體包括:手鐲,吊墜,擺件,項鏈等。記者在徐東銷品茂多家翡翠專櫃注意到,手鐲佔陳列商品的一半以上。某品牌專櫃櫃長曾冬林介紹說:“在所有翡翠商品中,手鐲的銷量最大,吊墜其次。每賣10件商品,大約7件是手鐲。”
弘卓翡翠坊負責人孫陽清做翡翠生意十多年,他亦表達了類似看法:“根據銷量排列,銷量靠前的分別是手鐲、吊墜、把玩件、擺件和項鏈等。其中手鐲銷量約佔70%,耳墜銷量約佔20%,其他約佔10%。”
在分析手鐲銷量獨佔鰲頭的原因時,武漢一家專櫃負責人說:“手鐲用的是大料,即一塊玉石會首先取手鐲料,然后用余料加工吊墜、項鏈等,因此手鐲更顯珍貴。而且手鐲往往越戴越好看,且具有養生功能,消費者認可度最高。”
市場價格全面走穩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同樣是翡翠,不同商品價格懸殊較大。以武昌某大賣場為例,手鐲的價格最低300元,最高達18萬元﹔吊墜價格最低至200元,最高至186萬元。
業內人士介紹,不同類的翡翠商品,均可大體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以手鐲為例,高檔的價位多在1萬元以上,中檔的多在5000元至1萬元之間,中低檔多在5000元以下。而價位在5000元至1.5萬元之間的手鐲,3000元至8000元之間的吊墜在武漢最受消費者歡迎。“購買這個價位的消費者約佔總量的七成。”曾冬林說。
據介紹,前些年翡翠價格一直上漲,尤其是過去兩三年,平均每年上漲幅度超過20%。漢口紫佚御品店珠寶鑒定師趙紫佚說:“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受貨幣政策緊縮、宏觀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翡翠市場遇冷,銷量下滑,中低端翡翠價格有所下跌。”
孫陽清分析說,翡翠的儲量非常有限,全世界高檔翡翠原產地僅限於緬甸的一小片區域,遠比鑽石和其他玉石稀少。“由於緬甸當局封閉相關玉礦及取消公盤交易等原因,翡翠尤其是高檔翡翠的貨源顯得緊缺,進而給翡翠市場帶來變化:目前翡翠價格全面走穩。其中,高檔貨出現穩中上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