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價格差背后的秘密:低價僅僅是誘惑--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超市商品價格差背后的秘密:低價僅僅是誘惑

顧文劍 余夢

2013年03月04日09:24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超市商品的價格由誰來決定?

  某超市的銷售人員說,商品的價格是由超市和供應商協議定價后,統一發布到銷售一線。

  某大型供應商的超市代表表示,商品售價有一部分是超市進場費,就上海各個超市的行情看,進場費約為售價的18%~20%。

  某大型超市公關部的負責人說,超市上架商品的價格由“競爭態勢”決定,各家門店裡相同產品不同價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周邊環境競爭的結果。

  某超市相關負責人承認超市門店的定價基本上跟著“附近其他超市走”。

  “各超市之間的差價是客觀存在的。”業內人士指出,所有的超市都有平價商品,但在這一銷售終端上,現狀是價格有高必然有低,平衡“前台毛利”和“后台毛利”,從而實現超市的總體盈利。

  秘密一:

  大型超市掌控商品價格

  超市裡的一件上架產品,其價格由哪些部分所組成?

  3月1日,記者從沃爾瑪陸家?路店了解到,商品在上架前的價格在系統裡登載時都是未稅價格,根據系統公式,未稅價格×(1+稅率)=含稅價格。

  除了稅率外,商品的價格還包括了進貨價等價格成因。

  記者近日在家樂福光啟城店內看到,原裝進口金裝50片超大號XL的好奇紙尿片售價為129元,比華聯吉買盛國和路店便宜了10元左右,而相比較沃爾瑪五角場店的促銷價卻貴了30元。

  現場的促銷員坦承,“幾乎每家超市的價格計算系統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售價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以前做促銷的時候這款也賣過99元。”

  多家超市的現場促銷員表示,商品的價格幾乎都由“上面”決定,某超市的現場銷售人員馬曉紅說,商品的價格是“指導價”,也就是超市和供應商協議定價后,統一發布到銷售一線。

  沃爾瑪超市公關部的潘經理表示,就沃爾瑪而言,分布在全市各處的超市幾乎都是由總部“統一定價”,而華聯吉買盛店的相關負責人稱,其超市門店無權自主選擇供應商和決定價格,幾乎都由總部統一安排。

  但該負責人透露,超市上架商品的價格由“競爭態勢”所決定。

  記者在比對了多種產品后發現,華聯吉買盛國和店的產品普遍比其他超市售價便宜。

  一名在吉買盛工作了8年左右的銷售員秦麗(化名)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國和路門店中心位置比較尷尬,南邊是世紀聯華,東面是歐尚超市,“如果我們價格再不便宜,我們就沒有競爭力了。”

  秦麗說,該店的銷售主要靠“后台毛利”,“例如,一般超市賣9塊的和酒,我們就賣8塊錢,商家和我們簽好協定,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賣完,如果沒賣完,商品就超市自行消化,絕不退貨。”

  所謂 “后台毛利”指的是,大型零售企業採取集中採購的方式, 採購量急劇增大,對供應商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供應商極力想使自己的商品打入零售企業,零售商便利用門店和貨架資源向供應商收取各種名目的通道費,包括進店費、上架費、堆頭費、促銷費、店慶費、年節費、廣告費等,這些費用絕大部分體現在年終返利上,包括通道費以及銷售數量折扣等在內的年終返利統稱為“后台毛利”。

  吉買盛這名銷售員表示,雖然已經採取這一銷售手段,但是由於最近附近開設了世紀聯華,不僅有免費班車接送,而且交通及地理位置都不及對方,這樣直接導致吉買盛國和路門店在其開設的第一個月利潤顯著下滑。

  該店相關負責人承認該超市門店的定價基本上跟著“附近其他超市走”,“夾在中間沒有辦法”。

  “我們需要掌控附近大型超市的貨物價格,以此決定我們的商品價格,否則我們會喪失競爭力。”該負責人稱,“超市所在的國和地區居民多為老年人,這些人群對價格的高低異常敏感。”

  華聯吉買盛國和店相關人士透露示,在硬件設施不如其他超市的情況下,價格將是最后的競爭力。

  競爭決定超市貨物的價格,從而造成價格的差異,這一情景同樣出現在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

  沃爾瑪的潘經理也表示,各家沃爾瑪店裡相同產品不同價格,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周邊環境競爭的結果。

  “我們店面是可以自己調價的,會有專門的市場調研員去周邊超市調研,然后作出詳細的價格情報分析,從而對價格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潘經理說。

     秘密二:

  “議價員”監控商品價格

  每家超市都有一支“議價員”隊伍。“幾十條線,分得很細。”潘經理說。

  這支“議價員”隊伍專門負責走訪和監控同一商圈但不同超市裡的商品價格、門店促銷活動。

  “議價員”採集而來的信息將成為各自超市制定價格的主要依據。

  但是價格是“浮動”的,於是“議價員”每天都會出去查探。在一家超市主動監控競爭對手的同時,它又反過來被對手同樣監控。

  “超市是開放式的,人們進來抄抄價的情況幾乎存在於所有的超市。”相關人士透露。

  某超市的議價員王樂(化名)告訴記者,議價員是“價格管理員”,既要和供應商談判,控制好進貨渠道,也要監控好外部競爭環境的價格。

  王樂所在的工作小組對價格的監控是全天候的,“我主要負責周邊5家超市的價格,重點監控的並非生鮮、蔬菜,主要是其他民生類用品,如禮品、飲料、其他日用品等等。”

  王樂坦承,由於供貨渠道的多樣化,超市賣場的數萬件商品價格不盡相同,這一工作要做到即時監控非常艱難。“大家臉混熟了,等我們一走,超市就換成其他價格。”王樂說。

  歐尚中原店的工作人員介紹:超市有專門的調研人員對每件商品做市場調查和分,商品的價格變化根據盈虧等因素來決定,除了內部分析,也要跟其他的賣場做比較,如果其他店漲了就跟著漲,跌了就也要一起跌。

  據了解,賣場也可以根據周圍的競爭環境以及供求因素靈活變價,隻要店裡的相關負責人予以批准即可。這種方式並不需要通過總部進行統一調價。

  3月1日,沃爾瑪陸家?路店一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稱,“我們每周會下發變動的價目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調價或者不變。”

  當然自行變價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生產的產品變價,另一種是其他品牌的商品進行變價。

  “如果是前者,我們會根據各種因素進行調價,相對來說比較重視,因為自己生產的產品如果賣得不好,那虧掉的錢就要算沃爾瑪自己的了,所以當供大於求時,我們就會調低價格,以求盡快拋售貨物,以保証利潤。 ”該工作人員稱。

  有業內人士指出,“問題的難點在於超市有數萬件各類商品,也需要實時調價,於是就很難對商品實行‘實時調價’,在除去‘人為故意’以外的因素后,也就出現了貨物的標簽價格和收銀系統價格不一致的現象。”

  秘密三:

  促銷活動平衡商品價格

  為了吸引顧客,超市方面經常會要求部分廠家推出自己的產品作為特價商品,並參與“促銷活動”。

  “至於優惠多少錢是由賣場專人與該商品的供應商協議的,賣場內特價商品天天有,但同一件商品就很難長時間以特價售賣,因為特價期間的商品差價也需要由供應商給賣場補貼,即所謂的‘扣點’。”某大型供應商的超市代表聲稱。

  3月1日,記者發現,同樣是樂事無限組合包薯片104g×3,樂購(制造局路)16.9元的價格要比華聯吉買盛(大興街)18.6元便宜1.7元。

  “超市裡的東西是輪流進行促銷,”樂購制造局路的營業員說,“每個超市都有價格相對高低的貨物,這一價格都是公司和供應商協議訂的價格,有的商品便宜是因為進貨時價格就比較低。”

  一業內人士透露,超市的利潤來源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即前台毛利和后台毛利。“比方說一件商品進價9元,賣到10元,那1元就是前台毛利,但進價9元的商品,賣到8元,但是超市依然可以賺錢,靠的是后台毛利。”該人士稱。

  按照該人士的說法,在后台毛利上,供應商需要和超市方面就利潤分成達成協議,從而參與促銷等活動。

  業內人士還表示,漲價是超市自己把控的市場行為,隻要貨品能在規定時間內出售,那麼多出的利潤就歸超市,就像天喔金標禮盒在過年期間價格為279元,超市有利潤可賺,但是過完了春節,那麼就自己折價消化。

  “這一情況很可能是供應商與超市達成了這樣的協議,一旦貨物無法賣掉,供應商也不接受退貨,一切由超市予以經營。”該人士稱,超市由此通過前台和后台毛利把控住總體利潤空間,因此要超市“天天低價”那是不可能的,必然是“價高價低,各自留一手”。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決定賣場商品價格的因素除了競爭對手以外,還有購物環境、人工成本、消費者層次以及房屋租金等。

  2月28日,在歐尚中原店,以正在促銷的某知名品牌晶純皙白泡沫潔面乳100g為例,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同樣的洗面奶在歐尚的促銷價為13.5元,原價為16元,而屈臣氏售價則一直為19元。該工作人員說,按照這樣的定價方式主要是因為賣場的消費層次與屈臣氏不一樣,消費人群不同,定價就不同。

(責任編輯:李棟、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