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委員在認真聽會。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攝
來自新疆的柯爾克孜族委員海麗曼接受記者採訪。
本報記者 鄒雅婷攝
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姚明在聽會。
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攝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在報到現場被記者圍著採訪。
本報記者 王明浩攝
被稱為“最美90后”的全國人大代表鐵飛燕在駐地房間閱讀代表手冊。
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
3月3日,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委員在政協開幕會上。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攝
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已經拉開帷幕,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即將舉行。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今年是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開局之年”裡,代表委員在想什麼?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關注公共話題
希望政府積極作為
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的問題。隨著微博、微信等新技術的崛起和社會輿論環境的日益改善,有不少問題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公共話題。代表委員們對此也十分關注。
對於一些地區一些官員的陳舊政績觀,有代表委員提出質疑。廣西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代表表示:“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切實改變唯GDP論的傳統觀念,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加快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辦法、獎懲制度。”
頻頻出現的霧霾天氣,令人痛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委員說:“今年的霧霾應使人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有個轉折,不能再把環境問題僅僅看成是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它已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安全緊密聯系,成為很現實的問題。隻有轉變認識,環境問題才能得到全面解決。”
關於社會公平和老齡化問題,王海波認為,老弱病殘最需要社會的關注。在他的電腦上,記者看到有一個題為《民眾呼吁舊樓改造加裝電梯》的文檔。“在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社會背景下,給老舊住宅樓加裝電梯,已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民生問題。民眾呼吁‘給舊樓加裝電梯’,提醒我們,對於老弱病殘,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地有所作為。”王海波說。
關注自身領域
真抓實干解決問題
代表委員來自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同群體的不同訴求。在他們的提案議案中,有相當部分是從自己的領域和所在群體的利益出發,來提出問題、提出建議,希望有關部門能求真務實地解決。
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夢蘭村黨委書記、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月寶已連續4屆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她對記者說,作為來自基層一線的人大代表,她將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的議題,把基層干部群眾的心聲,帶到全國兩會。她帶來的6項議案及建議,包括《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的建議》和《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等。
王海波擔憂,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難一直未能較好地破解。他建議,在於發展工業的空間不大或不具備優勢的地區,在保障糧食和基本農產品安全供給的基礎上,大力開創“農源型”產業。早期可側重在“產品型”、“參與型”兩種類型的發展上。“產品型”可以從保健型雜糧生產與加工、精特菜果生產與加工等方面展開,“參與型”則可從發展景觀型、養生型、理療型、民俗型等農業產業新模式入手。
作為發動機行業的從業者,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代表特別關注發動機的綠色排放。他說:“‘美麗中國’不是一句空話。‘車如流水馬如龍’,不能破壞環境。改善環境需要為每一輛汽車裝上‘綠色心臟’。”晏平分析,目前雖然商用車數量比乘用車少,但是單車排氣量和車行駛裡程都比乘用車大得多,其總體廢氣排放量佔比很高,據此,針對商用車的排放制定法規和政策應該作為機動車排放控制的工作重點。“建議國家通過終端購車補貼政策拉動中重型商用車的排放升級,增強自主品牌商用車的競爭力,進一步有效控制和降低機動車尾氣排放。”晏平建議。
關注中央新風
希望形成長效機制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直指在各級管理部門和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問題,深受人民群眾的歡迎。
民盟廣西主委、廣西師范學院院長劉慕仁委員感到了這些變化,他說:“現在‘跑部錢進’、迎來送往、請客送禮、鋪張浪費、奢侈消費等不良現象大大減少。作風關系黨風民風、關系人心向背。隻要有好的作風,人民群眾就會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心同德、共度時艱。”
同時,他建議:“雖然八項規定深得民心,但很多人也都心存疑慮,擔心八項規定會變成一陣風,堅持不了多久,過一年半載一切照舊。為了深入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必須建立長效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與八項規定相配套的各項制度,要用制度來管住作風﹔二是要建立監督體系和制度,確保領導干部的作風受到有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