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的資金流入和內部的信貸膨脹,制造了中國的流動性泡沫。但眼下看來,中國的信貸泡沫或許已經達到極限。
日前,評級機構惠譽國際對中國提出警告,“中國信貸規模達到極限,很難像過去那樣擺脫過度投資的困境,這意味著未來將面臨艱難時期。”惠譽國際駐北京的高級董事朱夏蓮甚至斷言,由信貸驅動的增長模式顯然即將崩潰。這會造成產能過剩的問題,並可能會將中國帶入日本式的通貨緊縮時代。
惠譽國際做出這一判斷的數據基礎是,自雷曼倒閉以來,中國信貸總額從9萬億美元升至23萬億美元,在短短5年中復制了整個美國的商業銀行系統的規 模 。 信 貸 佔G D P比 在5年 間 從75%上 升 至200%,而美國次貸危機及日本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裂前該比值約為40%。
在銀行信貸體系之外,中國的影子銀行近年來也瘋狂擴張。其中,規模2萬億的理財產品是銀行“隱藏的第二資產負債表”,使其可以規避貸款限制,繞開監管者防止貸款過度的措施。
惠譽國際認為,這將成為風險的核心,一半的此產品款需要每3個月展期一次,另外25%的展期時間則低於6個月。惠譽國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理財產品的規模已高達13萬億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在6月到期。
中國政府顯然也看到了信貸膨脹的危害,開始了艱難的擠壓泡沫過程,這也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三度提出“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的原因,這一表態彰顯出中央政府停止擴張性政策,不再用高貨幣增速推動增長,讓金融更好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意味。
“政策意圖可能是通過短期資金利率高企倒逼銀行修正資產負債表,進而發揮存量貨幣的功能,提升貨幣流通速度,以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博時基金投資經理曾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