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剛結束,眾多投資者發現,年前的“投資利器”余額寶、微信理財通等互聯網金融產品,春節期間年化收益率均出現大幅下滑。專家分析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年化收益在節后或將延續此前的下滑態勢。
收益率節前節后差異巨大
春節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率全面跑贏銀行理財產品。記者查閱發現,微信理財通年前始終維持著7.3%以上的收益率,最高的一天為1月26日,7日年化收益率高達7.9020%,其次為24日的7.8180%,逼近信托產品的收益水平。盡管余額寶的收益水平低於微信理財通,但也高於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維持在6.4%-6.5%之間的水平。
春節前的7天內有近400萬人向余額寶存入,日均轉入超100億元,遠遠高出平日數據的多倍。但進入春節之后,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普遍開始了逐步走低的趨勢。其中微信理財通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7%,2月6日達到6.7790%的水平,這也是其自1月15日上線以來的最低。余額寶收益率也同樣一路下滑,2月5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6.0510%,也創下今年以來新低。除了收益率,流入資金量也呈現放緩的跡象,據內部人士透露,由於節后不會有年終獎等大額資金的理財需求,許多消費者也因為需要花費要對手中產品進行一定量的贖回。
節后年化收益率或還下滑
對於節前及節后互聯網金融產品收益的迥異表現,相關理財專家分析,微信理財通對接的目前僅為華夏基金旗下的“財富寶”,余額寶對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天弘增利寶”,其本質都是貨幣基金。在春節前市場資金面緊張,同業拆借利率一路上揚,導致協議存款利率也隨之水漲船高。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率也由此大幅走高。而在節后,市場資金需求逐漸緩解,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也隨之回落,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也自然回歸正常水平,出現一路下滑的拋物線。業內專家表示,節后各款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可能出現大幅回落的局面。
投資理財要看萬份淨收益
目前包括貨幣基金、互聯網理財產品等都會公布七天年化收益率,但很多投資者對七天年化收益率並不理解。相關理財專家表示,很多投資者認為七天年化收益率就是產品的固定收益率,這其實是嚴重的誤解。專家分析,七日年化收益率是用過去七天的每萬份產品淨收益加總后再進行年化處理,七日年化收益率作為均值指標隻能體現過去七日大致的浮動。某隻產品短期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高,可能意味著投資經理的操作風格比較激進,用戶每天獲得的收益往往有點像坐過山車。就部分貨幣基金節前收益率出現畸高的現象,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隨著近日IPO開閘,推高了隔夜拆借利率,所以一些做短投的基金收益率沖高,是正常現象。投資者在看待產品收益時,更應重點關注長期的業績穩定性。據上証報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