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52亿元,同比少增816亿元,低于9月份的6232亿元;与此同时,10月社会融资规模却高达1.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38亿元。
人民币新增贷款放缓,社会融资规模却在膨胀。结构性增减的背后,不仅表明融资构成比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体经济融资方式更趋多元化,而且也显示社会融资规模正在成为人们观察资金松紧的重要风向标。
10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贷款仅占社会融资规模的39.2%,而信托、票据及企业债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却高达40.5%,超过了人民币贷款。尽管这种趋势能否延续,尚待未来月份数据的验证,但是影响新增贷款放缓的因素很多,比如存款减少影响了可投放信贷资金的减少;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在无合适信贷项目可投的情况下,减少了信贷投放;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减弱,使商业银行有贷难放等等。特别是,由于融资渠道增加,一些企业不再依赖银行贷款,直接取道、直接融资或者其他融资方式,也能满足融资需求。即便如此,出现如此变化,依然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