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两会记者专栏"丁丁跑两会"报道,两会会期过半,我在采访中常常被这样一种共鸣所撞击,比如食品安全监管这件事儿,从普通百姓到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
说到监管,消费者如果买到毒木耳、毒鸡蛋、毒蛋糕,该找谁投诉?相关部门又该依据什么标准处罚企业?我向两会代表委员追问答案,结果反而一头雾水。
一件食品从田间到餐桌,卫生、农业、工商等14个部门都有直接监管的责任;安全监测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大类,共有3000多个;仅仅是农药残留含量这一个指标,一家企业至少能给出三个以上相互“打架”的数据。
谁都可以管,结果是“有利益,抢着管,出了事,没人管”,标准有很多,却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尺。在采访中,我切实感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打的“补丁”实在太多!在我看来,至少可以理出三件最急迫的事。
头一件就是变“多龙治水”为“一龙管水”。在今年两会上,我听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透露,通过机构改革,食品安全今后将归一个部门监管,特别是消费者诟病最多的有毒奶粉,还会有专项管理。
周伯华:从奶牛的养殖者,到奶的收购,到奶品加工,将来到市场销售,要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第二件事就要说到管理细节。现有的3000多个食品监测标准太多太杂,必须有一个全国统一标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药学科学院院长凌沛学对我说起这事时,神情焦急,看得出,他经常为实验室里得出的检测数据没有统一对照标准而发愁。
凌沛学:比如说,食品添加剂,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这应该像国外那样有个目录。
该谁管,依据什么管,这两个问题理顺之后,要做的第三件事儿就是严格执法。当我提出这个观点时,代表委员们都一再表示“必须重罚”。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他心中所谓重罚的标准,就是让违规企业不再有翻身机会。
牛盾:我们的牛奶问题就是一些丧了良心的市场经济主体,制出这样的牛奶来毒害儿童,把民族产业都快弄垮了,我非常赞同对他们要施以重罚,不能让他们再有翻身的机会。
我数了一下,从2008年出现三聚氰胺事件到现在,每年两会热词的排行中,“食品安全”都会上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面对这个老难题,我想,必须从找准管理漏洞入手,尽快打上一个个“补丁”。(记者丁玲娜)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