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李维娜摄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李维娜摄
3月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 李维娜摄
本报北京3月6日电 (记者欧阳洁)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在回答关于改革的提问时,张平这样回答,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今天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就是改革。今后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改革。
张平说,按照十八大的部署,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作用。改革的重点,昨天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8个方面,这是下一个阶段改革的重点。
张平表示,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来之不易,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有望上半年出台
对于城镇化这一热门话题,张平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可能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张平说,城镇化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要把城镇化蕴藏的内需潜力和改革蕴藏的红利结合起来。
张平说,截至去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是52.6%左右,我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城镇的繁荣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也促进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
张平表示,城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民工以及随迁的家属、子女进城,还没有能真正、完全地享受到城市生活。城市基础设施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城市布局、城市规模也不尽合理。因为聚集了比较多的优质资源,大城市在继续膨胀,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显然不够。
“城镇化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而不仅看速度和规模。”张平说,一是搞好城市布局。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三是在城市群的布局上,要和资源、环境相适应。四是要让现在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尤其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逐步地提高他们能够享受到的服务水平。
拟缩短成品油调价周期,取消4%调价幅度
在回答有关油价定价机制的提问时,张平说,现在油价的定价机制是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如果平均油价的波动超过了4%,就相应进行油价的调整。这个机制现在看来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周期太长,22个工作日再加上节假日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国际油价每天都在变动,时间长就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动的情况。二是设定了一个调价条件,即22个工作日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这就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
张平说,去年我国调整了8次油价,调升4次,调降4次。今年最后一次调油价,窗口期应该是2月9日前后,因为是春节,过了正月十五以后才调。这样正好遇到了国际油价那两天又向下走,由原来116美元降到113美元,但是原来油价的定价水平大体上是108到109美元,还是处在调价的窗口期,“我们还是按照机制走,所以社会上也有很多批评的意见,这些我都听到了,也都理解。”
张平透露,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一是计划把周期调得更短一些。二是准备取消4%,“按照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不管达没达到4%,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化解产能过剩是今后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张平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一些行业、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国际上一般认为,产能的利用率超过80%—85%的幅度比较合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这些行业的利用率只有70%—75%,所以出现了产能过剩。”
张平说,产能过剩浪费资源、劳动创造,企业、产业本身也面临很大困难。“化解产能过剩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
张平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要提高企业素质来解决产能过剩;通过兼并重组来消化一批产能过剩;通过优胜劣汰淘汰一批落后的产能;鼓励企业到海外去发展,转移一批产能。“多措并举,努力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和职工权益,使经济发展进一步走上持续、健康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