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老有所养是近年来两会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养老金有没有缺口,如何实现保值增值,“双轨制”怎样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
可通过市场运作保值增值
“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97万亿元,支出1.55万亿元,当期结余4191亿元,累计结余2.37万亿元。”胡晓义说,“总体上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大于支出,当期不存在基金缺口问题。”他坦言,当期没有缺口并不代表将来不会出现缺口,未来压力很大。这位副部长说,“首先是要扩大覆盖面,第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 胡晓义说,“各级财政投入从1998年开始第一笔20亿元,到今年已经增加到2000多亿元,增长了一百多倍。”
“同时,从2000年开始,中央已经在安排战略性的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目前已达近一万亿元的规模,这为将来应对老龄化高峰又提供了一个蓄水池。”胡晓义说。
关于基金的保值增值,胡晓义介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已经通过市场化运营来实现保值增值。胡晓义说:“2.37万亿元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吸取这些经验,在安排了现有的支付部分外,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实现保值增值。”
改革不能做成“夹生饭”
“企业退休人员热热闹闹几百元、机关退休人员不声不响几千元”,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差距确实存在。
胡晓义介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0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在一个总体的改革框架下来进行。”这位副部长坦言,改革的尝试有经验也有教训。“我们一定要力争改革能够成功,不能做一个‘夹生饭’,半道又退回来了。”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