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只争朝夕”--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新京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只争朝夕”

2013年03月15日08:22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必须看到,即使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收入分配改革也无法再像过去拖延迟滞。

  关注2013年全国“两会”系列社论之十六

  上个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两会期间,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具体落实也成为焦点。从2004年国务院宣布开始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到2013年方案正式出台,历时9年,各种利益博弈充斥其间。代表委员呼吁,“收入分配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用了9年的时间,细化措施不能再用9年,不能再等了!”(据《中国青年报》)

  代表委员的“不能再等9年”,反映的是希望收入分配改革快一点落地的心声。

  收入分配改革是系统性调整,涉及范围广大,不可能不采取较为稳妥的推进方略。比如,一次分配应该追求的效率和公平,因为不同行业、岗位的特性而难以权衡;二次分配的改进,需建立在财税体系改革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三次分配,则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和可靠的公信力水准。而且,真刀真枪的改革不可能在静态的理论架构中完成,而只能深入到现有业已固化的格局中推进。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改革的复杂性。这几年时常可闻的有关博弈,就是这种复杂性的外在体现。

  复杂性决定了收入分配改革的节奏不能是激进式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即使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收入分配改革也无法再像过去拖延迟滞。

  一方面,收入分配改革能否推进,决定着能否找到可靠的经济增长点。在外部环境仍然没有向好、投资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收入分配的合理调整,才有可能将庞大的市场潜力激发为消费活力。特别是,在人口红利已经出现衰减迹象的今天,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还决定着人口红利是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延续,还是会加剧衰减速度的问题。收入分配就是人力资源的价格标尺,只有向较为均衡的方向调整,才能刺激出普遍的消费能力,带动经济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还是不同群体社会权利的分配公平度的重要指标。收入分配,折射着背后的权利实现预期,如果失衡严重,就会加大了人力资源的错配程度。千军万马去当公务员,创新性工作受到冷落,反映的就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价值选择。这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活力,而且分化了不同人群对未来的预期。从这个角度说,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也是加快社会的公平性建设,增加社会的稳定因素。

  近年来,围绕收入分配改革,有“阻力”之说。切实克服“阻力”,表面看需要利益格局中拥有更强的博弈能力者的“让步”,但更深入看,需要的是优化“阻力”所形成的环境。

  事实上,环境层面的优化已在着手进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要解决的就是利益与行政的关联关系。二者的关联度越小,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就会越快。只要有深入改革的决心和动作,推进收入改革落地,用不了“9年”。■ 社论

(来源:新京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