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把婚姻作为交换金钱的筹码
曾有一名年轻男会员对周小鹏直言:特别喜欢在网上找女友,因为感觉选择性特别大,可以随时刷屏,一直挑到自己中意的为止。“屌丝都追求这种‘选妃’的感觉,更何况成功人士。”
在俱乐部里不乏大龄离异男会员,对他们来说,二婚第一选的就是年龄外貌。对于这样的要求,程勇生表示“肯定会满足”。
他再次拿出“每个人想法不一样”这一理由,并为客户辩解:“比如他要求女孩年轻一点可能考虑到想要孩子,年纪大一点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人要求女性职业是老师,因为老师职业比较稳定,不会经常出差,可以照顾家庭。”审视清楚要求背后的原因,有助于程勇生对会员们进行配对。
在配对前,女会员无法接触到男会员,男会员们也无权决定哪位女会员可以入会。程勇生表示,女会员的去留完全由俱乐部掌握。在随后真正的活动中,60名女会员将面临50名男会员的初步甄选。这是为了“给大家都多一些选择。”对人数安排程勇生这样解释。
虽然主办方一再坚持自己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服务会员,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社会性别研究专家荣维毅仍一语道破:“这还是在利用‘男财女貌’来炒作。其本质是在宣扬炫富、拜金的观念,是对社会善良风俗的损害。”在荣维毅看来,这种事件的一再上演,说明“从传统文化来讲,多年来男尊女卑、对妇女歧视、把女性当做市场上待价而沽的物品,这种模式依旧没有彻底打破。”
荣维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中国社会女性解放与发展依旧任重道远。这种现象的出现,更说明这种扭曲的婚姻价值观根植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也许无可厚非,但背后反映出来的深层问题则发人深省。“原因就是传统观念本身对女性定位有偏颇。”荣维毅强调:如果权力、金钱都掌握在男性手里,而女性想获得这些,很多只能依靠这种方式。而要扭转这一错误的价值观,还是要从两性平等下手。“要让女人觉得公平、有地位,不依靠男人也很好。”
拿“处女证”博取上位的方式让荣维毅感到“悲哀”,也让周小鹏“非常反对”。“如果把婚恋价值观偏颇到就是要找个有钱人,不管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人品、性格等一切跟婚姻有关的属性都不重要,只剩下钱和权,那就真验证了马诺的那句话: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
对于那些参加相亲的女孩,周小鹏明确点出,这只是男性为满足攀比心的手段,“男性在择偶方面的攀比心理不亚于女性。”
“有钱男性在选择结婚伴侣时,更多看中女性带给他的荣耀感。”曾有一位年逾50的教授找到周小鹏提出择偶要求:女方年龄不能超过28岁。他告诉周小鹏:“我周围还不如我有能力的教授都能找到28岁以下的,我为什么不能找到更年轻的。”
“他们根本是冷淡型的,根本不在乎婚姻,只是要一个炫耀的资本。这是赤裸裸的交易。”周小鹏语速加快。而那些自以为能利用对方获取利益的女性,在周小鹏看来太过天真。
“年轻人应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应该把婚姻幸福作为交换经济利益的筹码。”周小鹏如是说。
富豪相亲会的大力宣传始于2008年,至今不过五六年,风头却越来越盛。而要想制止这种扩散错误价值观的富豪相亲会,在周小鹏看来难度很大。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很难规范。“很多婚恋行业确实是在通过富豪征婚来提高自己的企业实力,提升公司知名度。”甚至“有一些富豪本身并没有完全参与进来,可能是他的下属在帮他策划。还有一些女会员则是婚托。”
记者了解到,虽然行业内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但“并没有完全规范的细则,对于富豪相亲会也没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和指导。”“谁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操办相亲活动。”周小鹏说,婚恋中介等机构应该在坚守道德的基础上赚取合法经济回报,而不应一再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法干预。
“这种扭曲价值观的生成不是一两天,去扭转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周小鹏认为,大众对此类现象也应保持冷静,不“审丑”,不围观,不给丑恶现象以可乘之机。
开展健康的婚姻家庭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专家认为,缺失的家庭婚姻教育从五六岁就应该开始。“父母应该树立很好的榜样,让孩子看到父母怎么处理婚姻问题。女性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婚姻,得到怎样的尊重,怎样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婚姻。这是家庭婚姻教育所遗漏的。”在周小鹏看来,“经营婚姻就像经营一座花园。可以买现成的花,但真正的经营婚姻是要亲自走进花圃,拔草除虫,浇水施肥。”她说:“自己亲手种植出的花园,心中的愉悦感和自豪感,会远远大于自己去买的一束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