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李彤)今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与北京市国税局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实现对接,成功接收国内第一张以电子化方式入账的电子发票。
据了解,我国开展电子发票应用试点以来,面临着电子发票不便于作为入账凭证的问题,如入账时还需将电子发票打印出来,既失去了电子发票节能环保的意义,也面临发票易复制、唯一性无法保障等使用安全问题,制约了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
2013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档案局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电子发票及电子会计档案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大力推进电子发票及会计档案综合试点工作,重点研究解决电子发票以电子化方式入账和推广应用问题。2014年4月,人保财险作为试点单位,联合东港、京东两家企业,在北京市开展相关工作。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要从核心上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是从顶层设计,从国家规范、标准、制度的层面解决电子发票的应用推广;第二,是解决电子发票背景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变革问题;第三,是解决绿色、环保、便捷、现代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提升基础财务能力。
“通用性和安全性,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的两大方面。要制定易复制、可推广、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全局解决方案;要保证电子发票数据来源的可靠,保证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证电子发票在应用、存档过程中不可被篡改。” 上述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已完成对发票管理及财务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提出修订建议,拟定业务流程规范,拟定技术标准规范,搭建符合标准规范的信息系统。截至目前,电子发票应用系统搭建、对接完毕,具备了正式接收第一单电子发票的条件。
业内人士表示,电子发票的接收应用将会从四个方面带来社会经济效益。一是企业入账的电子发票直接来源于税务机关电子发票平台,并采取了数字签名、加密防伪等安全技术手段,有效遏制了虚假发票,防止利用虚假发票侵占企业财产和税收流失。二是企业电子发票入账信息回传电子发票平台,便于政府部门监管,提升监管效率,有利于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交易公平公正公开,有效保障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税务机关电子发票平台与企业会计档案系统实现信息化对接,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促进节能减排,体现绿色环保。四是企业票据档案实现电子化方式保存、异地备份,有效保证档案资料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大数据的应用效率,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