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仅能完成就业和减排两指标 “投资是地方经济救命稻草”
华夏时报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临近四季度,江苏、山东、山西、黑龙江、湖南、广东等省份均将抓投资、抓重点项目建设列为近期工作重点,以冲刺完成全年GDP目标。
“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很大,但办法不多,投资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中部某省发改委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今年房地产投资销售下滑过快,另一方面,产业投资受市场需求影响也很大,政府只有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但仍然很难弥补这两方面的损失。
该发改委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今年除了就业和减排指标能完成外,现在预期包括GDP任务在内的大部分指标均难以完成。
“投资是救命稻草”
国家统计局近日陆续发布了8月份P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销售等主要经济数据,普遍呈下滑态势,带动各指标月度数据曲线继续向下探底。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创68个月和2013年来新低。
谈到稳增长办法,上述中部省发改委人士对记者称:“抓项目成了唯一的手段,至于市场需求,哪里是政府可以左右的。其他方面,政府能做的只是服务,比如优化环境,把搞不定的征地拆迁帮忙摆平,把卡脖子的审批简化。”
据了解,该省份2014年GDP增长目标为10%,相比2013年的10.1%,下调了0.1%。但该省份发改委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今年GDP任务肯定完不成,目前除了就业指标和减排指标外,可能其余所有标本都完不成。此外,进出口指标因为波动比较大,也还有希望完成。
而根据该省年初分析,今年房地产投资下滑可能影响省内GDP增速0.5个百分点。
“后期经济是否回升还得看投资,只能说下半年政府有信心抑制住继续下滑趋势,没有哪个地方政府会眼睁睁看着趋势性下滑。”该人士称,政府投资尽量不进入竞争性领域,建铁路、棚改、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可以,与前几年的投资相比仍有很多重合之处。
完不成GDP任务的不止是该省份,2013年深圳将GDP增长目标从9%逆势上调至10%,最后完成10.5%,2014年将目标仍然定为10%。
但超出市场意外的是,今年1-7月深圳进出口数据大幅下滑28%,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都只有个位数增长。1-7月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60.4%,下降幅度惊人。
“深圳今年的经济增长任务预期也完不成,目标定高了,进出口下滑太厉害。”深圳一位政府部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深圳的投资占比不大,今年出口和消费不振,也需要加大投资弥补缺口。
9月初,深圳宝安区70个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龙岗区新开工6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60.43亿元。
投资仍然是多个省份稳增长的救命稻草。根据地方政府的公开数据,山东、江苏今年1-7月的投资额就超过2万亿元,河南、辽宁、河北、湖南等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甚至超过一半。
湖南省统计局指出,受制于投资放缓、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产能过剩,近两年投资型、资源型工业持续低迷,成为工业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尤其是进入8月份后,全省工业生产进一步深度调整,产业分化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
展望下阶段,湖南省统计局分析认为,工业生产面临的大环境在短期内将难以明显改善,今年后四个月工业经济在8月份低速增长的基础上,如要实现大幅反转并加快增长,还面临突出的市场压力,预期年内工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生产实现明显企稳回升的难度较大。
“从中央到地方,跟前几年有所不同,就是现在没有更多刺激手段,大的政策需要中央定,省里也没有这个力量。”海南省发改委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整个经济形势都不景气,各省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
结构难调
“按道理说,GDP完不成也没关系,政府要有定力,趁机淘汰落后产能,让产业升级,但实际上,地方投资还是没底线,政绩观存在问题。”上述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淘汰落后产能问题不小,各地积极性不高,往往落后产能企业是各个县的财税大户。
唯一令该省官员长舒一口气的是,服务业就业比重加大,今年就业数据较好。但该省发改委人士称,政府不仅仅关注就业数据,其他如居民收入增长、企业效益、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收益等方面都是考核指标。
在该发改委人士看来,经济转型需看社会承受力有多大。从目前看,经济不景气对老百姓的生活尚未产生特别大的影响,可以趁机推动改革,目前中央改革决心很大,但地方阵痛不小,短期很艰难。
“广东省要调结构促转型,但又要求保持高增速,显然有些矛盾。”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告诉本报记者,过去靠卖体力、资源来参与全球分工,但现在走不下去,需要靠创新、技术。但广东省经济总量仍然占全国第一,任何领导也不希望在自己手上丢掉桂冠。
广东省201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5%,比2013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也是全国惟一逆势提高GDP增速的省份。
去年11月,中央领导赴湖南考察时曾强调,各级都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但在丁力看来,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运行经济的轨迹没变,本质上跟早几年一样,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现在谈转型升级,都是说腾笼换鸟,产业搬来搬去,但这不叫转型升级,应该是鼓励民间走创新创业的道路。”丁力说,政府只靠投资的路走不通,经济的良性循环尚未建立起来,但能否牺牲速度去换取质量,核心是要改革创新,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但这需要法律来保证,否则企业不敢参与,政府不要大包大揽,能够放给市场的就让市场去投资。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表示,2013年的投资和GDP的比例达76.7%,而这个比例“十一五”是59.5%,“十五”是41.58%,“九五”是32.83%,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投资和当年GDP的比例越来越高。
李毅中说,每年投资的增幅是GDP增幅的两倍、三倍,将可能进一步推动和诱发信贷扩张、赤字增加、加速卖地、债台高筑,土地财政、产能过剩这些弊端恐怕会越来越明显。
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现在的投资只会增加更多的过剩产能,中国经济转型的出路需要告别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模式,走新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需要对内开放、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开放垄断行业、放松和解除管制、尊重和保护民间财产权,经济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