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农户”模式带来生产和监管弊端
据了解,国内主要的白羽肉鸡鸡苗企业有山东六和集团、福建圣农集团、蓬莱民和和烟台益生。而现在国内的肉食鸡产业的生产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全产业一体化模式,另一种就是“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
报道中的山东六和便是“公司+农户”模式的代表。他们采用的是“低成本扩张、兼并重组”的发展模式。六和集团自己不直接养殖白羽鸡,而是将鸡苗交给农户的养鸡场饲养,六和集团负责收购屠宰并销售。
在中国,养鸡90%都是“公司+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俗称“合同鸡”模式。这种模式无疑更暗合中国国情,较少的投资成本和充分利用农村分散劳动力的特征使其受到各地肉鸡供应商的追捧。而据了解,美国前五大养鸡企业都是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去年这五家所占的美国市场份额高达67%。
我国肉类行业有3万多家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31家,在数量上仅占10%不到。而美国前10家特大型肉鸡公司所占据的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72%。我国肉鸡产业极为分散,行业集中度比较低,抗风险能力也较弱。
“企业+农户”的分散式养殖模式的各种弊端已显露出来。一方面,这种模式下的农户养殖场大部分鸡舍简陋、设备简易,成千上万的鸡挤在一起,空气质量较差,非常容易传染疾病。农户往往会给肉鸡不断喂食抗生素来降低其死亡率。
通常一个棚养3000只鸡,如今养到5000只,甚至6000只。原本1平方米养10只鸡,如今塞进了15只。如此高密度养殖,再加上温度、湿度的作用,鸡群很容易发病。到鸡成长后期,即使用药也很难控制病情。怎么办?为了利益,那就加大用药量,甚至用激素加快催肥,缩短生长周期。既然控制不住,干脆提前出栏,对养鸡户来说这就是降低风险,增加效益。
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给禽类用药安全和检疫带来监管困难。公司与农户定向签约,名义上对养殖户会进行技术指导和用药监管,但实际上难以全程监管养殖户的行为。
合同鸡模式下,养殖户从公司领到鸡苗的同时,饲料和药品也是一起配送的,在养殖环境差的情况下,就会选择市场上的药品。
“一般情况下,养殖户一只鸡赚1元钱,自然不愿意鸡死亡造成损失。”从事动物药品生产的李先生说,乱用药,甚至用激素就是利益驱动。
曾经在六和集团工作的郝先生说,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令肉鸡养殖密度过高,而通风环境、防疫措施较差容易引发肉鸡大规模死亡,最终通过给肉鸡不间断喂食抗生素降低其死亡率。
由于产量大,在公司检验检疫环节,白羽鸡行业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他说,大公司名义上对养殖户会进行技术指导,但难以全程监管养殖户的行为,收购签约养殖户出栏的产品很难做到每批都检测,而抽检频率通常也较低。
他说:“5000只鸡抽检三五只都算好的。”尽管农业部出台了《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等规定,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养殖户过于分散,很难保证检测到位。有关部门对每批上市的禽畜类肉产品都进行抗生素残留等检测也很难做到。
据悉,山东省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户已经有164万个,规模以上畜禽出栏比重由80%提高到94%。但是各类畜牧生产监测点仅有1200余个。
对于非签约的分散养殖户来说,他们通常是自顾自地干,出栏后直接销售给私人屠宰和消费者。有关检疫部门的检疫工作在这方面难以有效开展。有规章却难监管,应该成为有关部门正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有了市场需求,不少饲料厂会积极主动地生产“有抗饲料”,而那些陷入“耐药性”恶性循环怪圈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又不得不对生病的禽畜加大抗生素的用药剂量。没有强硬的监督标准,没有强硬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机构,基层诊断水平的缺失和基层诊断设备的缺失也给我们药物的使用带来一些漏洞。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