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1月7日电 (陈龙山 苏巧凤)在4日至7日举行的福建泉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泉州金改”成为与会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他们纷纷献策金融改革,以期助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力推泉州实体经济发展。
《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泉州金改方案”)》2012年底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成为中国第三个金融改革试验区。继“温州金改”之后,“泉州金改”以其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地处民营经济发达、与台港澳交流合作紧密的区域,而备受关注。
泉州目前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3万家,上市公司77家,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小微企业占90%以上,实体经济既是泉州的最大优势,也是金融发展的最大依托。泉州市目前已有1家村镇银行、24家小额贷款公司、6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这三类准金融机构超百亿元人民币“输血”小微企业,但是小微企业融资依旧困难,金融和准金融机构仍满足不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政协委员傅森林坦言,“目前企业融资困难,银行怕担风险、民间借贷成本高,政府需从中监管利息问题,打击不良贷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协委员黄晓良建议,发挥各地商会、同业公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将有限的小额贷款资金真正落实到既缺乏资金又具有成长性和发展前景的各地特色产业链中的中小微企业。
他表示,希望通过引导泉州民间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探索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建设、监管体系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使泉州民间借贷活动从地下无序走向地上“阳光”规范运作,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政协委员陈翔也表示,将更多的民资通过股权、债权方式流入实体经济和成长型骨干企业,支持民资参与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和增资扩股,推动民间资金通过规范的金融渠道有序参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泉州是中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750万人,还有数十万遍布全国各地的工商实业人士。他们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还不乏大批高质量的项目资源。
对此,陈翔提出,通过“泉州金改”继续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鼓励引导在外泉州人回乡投资创业,促进信息回传、资金回流、人才回乡、企业回迁,加快促进“泉州人经济”转变为“泉州经济”。
根据“泉州金改方案”,泉州将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建设实体金融试验区、民间金融创新试验区、金融生态试验区、台港澳侨金融合作试验区等“四个试验区”,打造海峡西岸乃至全国的“台港澳侨资集聚中心”和“实体金融服务中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