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商业版图:形成3条产业链 欲食5千亿市场【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北斗商业版图:形成3条产业链 欲食5千亿市场【2】

2013年01月08日08:48        手机看新闻

  北斗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跟踪研究,2000年开始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当时依靠着两颗静止轨道卫星,以及地面的基站,北斗初步提供了定位服务。 “从无到有,我们至少有了急需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唯一一位女性总设计师杨慧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个被称作“北斗一代”的导航 系统从此开启了中国人自主导航的时代。

  北斗二代系统于2004年8月31日正式立项,2007年4月17日发射试验卫星,2011年12月27日提供试运行服务。

  按照有关规划,2020年前后,北斗二代导航系统的二期工程将竣工。届时,我国的北斗将真正做到为世界导航。

  如今,年轻的北斗正在为保护国民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在缉拿湄公河惨案元凶的过程中,北斗功不可没。因为用普通的手机进入国外信号网络,往往会暴露位置和身份。在对元凶的前几次追捕中,皆因此使得犯罪集团有所警觉而逃脱。最终,专案组使用北斗进行联络而成功抓捕糯康等人。

  目前在中国南海、东海的渔民们均已经安装上了北斗的接收终端。通过该终端可以清楚地记录下渔船的航行轨迹,这有力地维护了我们渔民的捕捞权益, 为处理争端时保存了证据。一旦渔船遇险,借助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救援中心第一时间可获知其具体位置,可方便地组织附近船只来救援。

  这把“金钥匙”还能为国民经济带来真正的财富。随着北斗正式运用,相关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和仪器设备的制造还会带动整个卫星导航,地理信息产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前景不可估量。

  2012年12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称,现有 的设备将会至少兼容互操作GPS和北斗两套系统。两套系统的兼容意味着可参与定位的卫星增多,这无疑将增加用户定位的精度和速度。就像开通了新的电视频 道,你可以根据兴趣爱好任选收看。

  “相比GPS来讲,北斗具有独特的短报文通信,对很多用户是非常有用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作为导航卫星系统的用户来讲,收到的卫星信号数越多,老百姓就越得实惠,定位精度也就越高。”

  媲美GPS 8年后覆盖全球

  北斗一代系统的特点是有源定位、授权服务、短报文通信功能。有源定位是指用户需要先向卫星发信号,申请定位,卫星接收后将信号转发给地面站,由地面站计算后再告诉其位置。这种转发式服务定位时间相对长,并将卫星每秒能提供的用户数限制在54万人。

  而随之推出的授权服务和短报文通信却受到了北斗一代用户的热烈欢迎。一位部队领导对此赞不绝口,称其真正实现了“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因为他可以通过指挥室的屏幕墙,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兵种当前所在位置。

  授权服务要求用户须事先在系统中注册,北斗方可提供定位服务。之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出该用户的位置,并报告给指挥调度系统。再结合120个字的 短报文通信功能,“一般的GPS用户只会知道自己在哪个地方,但是北斗不仅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在哪儿,还可以让自己知道别人在哪个地方。”冉承其说。

  北斗二代系统采取广播式服务,用户不用申请也能定位,实现如GPS般的无源定位。此外,二代系统也保留了位置报告、短报文通信服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