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十面“霾”伏谁之过?【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人民网 “十问雾霾”系列篇之一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十面“霾”伏谁之过?【2】

人民网记者 彭亮

2013年01月31日10:00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的要求

正如《人民日报》撰文所言——“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温饱已得,进而求环保;生存无忧,进而谋生态——这是人民的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北京的治污工作也有明显成效,国家部署的减排计划,北京均超额完成任务。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尤其在2012年2月29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吴晓青说,“9月27日,国务院又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八大减排工程,共计1.3万个减排项目,对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由‘以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历史性转变。”

然而,雾霾深锁的现实,也成为首都人民的切肤之痛。怎么会出现如此相悖的结果?

参加北京两会的专家给出了答案:正常推进的治理进度,远远追赶不上排放迅猛增加的脚步。

持续不去的灰黄雾霾,为中国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防治,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08年,污染和环境退化所带来的消耗占到了中国国民收入的10.51%。

之前取得的成绩,还远不足以乐观以待。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国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还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

“解决PM2.5污染问题,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大气污染治理思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概括起来就是‘协同、综合、联动’。”吴晓青说,“但我们要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

“香港特区政府很早就要求污染排放大的柴油货柜车换车,但几乎落为一纸空文。”香港健康空气行动项目经理陈方盈说,“解决空气污染,需要多个部门协作,但联防联控实现起来没那么容易。环境署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很难切实地去落实这些政策。”

防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不止是一场持久战,更需要“超常”的手段。信心、决心、责任心,缺一不可。

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发展,走过了发达国家一两百年才能走完的道路。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耗费了30到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同样,我们也应有信心,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改善环境的历程。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表明了政府追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决心。实现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的理想,关键在于对决心和政策的坚决贯彻和执行。就如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所言,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

“同呼吸,共责任”,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管理部门应有责任心,污染排放大户应有责任心,每一个公民也应有责任心。

雾霾当前,没有局外人。 

 

(责任编辑:财经实习、刘阳)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