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卖油郎”转型有利于垄断行业改革--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新闻>>宏观

中石化“卖油郎”转型有利于垄断行业改革

要在体制上下工夫,让垄断行业、垄断企业不再具有"天然"的垄断资源,只能按照市场规律、市场规则从事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创造条件,让垄断企业尽快适应市场,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不被淹死。
2013年02月06日08:2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看新闻

  一是要在体制上下工夫,让垄断行业、垄断企业不再具有"天然"的垄断资源,只能按照市场规律、市场规则从事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垄断企业尽快适应市场,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不被淹死。如果不给垄断企业进入市场创造条件,不给垄断企业一些适应的条件与机会、时间与空间,这些垄断企业就会拼命反抗、强力抵制。即便勉强为之,也会带来许多不应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据《新华网》报道,临近春节,不少消费者选择网购年货。一向以“卖油郎”身份出现的中石化也加入了电商大军,在网上卖起了茅台酒、苹果手机及各种百货。

  乍一看,“卖油郎”卖酒、卖手机、卖百货,有点出人意料,也有些不务正业。因为,卖油已经赚得够多的了,还要加入到卖酒、卖手机、卖百货的行列,还让不让别的企业和经营者过日子了。

  粗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要知道,“卖油郎”大多实力雄厚,无论赚钱、亏本,都有竞争的资本。相反,其他企业,由于没有垄断产品做支撑,赚得起、赔不起。即便由于市场变化,可能会做赚钱的买卖,但只能是难得。否则,企业就要倒闭。

  但是,仔细想想,道理可能就不一定讲得通了。相反,“卖油郎”卖酒、卖手机、卖百货,对其他企业来说,可能还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这是打破垄断、推动垄断改革的前奏。

  众所周知,近年来,有关垄断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各方面议论和关注的焦点。舆论和公众也在强烈呼吁,加快市场经济步伐,推动垄断改革,打破行业垄断,让垄断企业也全面走向市场。虽然有关方面也在试图推进这项工作,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进展。包括石油、电力等在内的垄断行业,仍然像牢不可破的堡垒,无法攻克,也没有很好地去进行攻克。

  那么,如何才能让垄断企业尽早走下“神坛”,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呢?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应当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要在体制上下工夫,让垄断行业、垄断企业不再具有“天然”的垄断资源,只能按照市场规律、市场规则从事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垄断企业尽快适应市场,能够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不被淹死。如果不给垄断企业进入市场创造条件,不给垄断企业一些适应的条件与机会、时间与空间,这些垄断企业就会拼命反抗、强力抵制。即便勉强为之,也会带来许多不应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显然,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结果。只有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垄断企业才能真正走下“神坛”,也才能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对如何从体制上打破垄断的问题,是早晚的事。乐观地看,今年就有可能出台一系列改革垄断体制、推动垄断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如果仅仅有推动垄断改革的前提,而没有实施垄断改革的具体行动和结果,垄断企业仍然按兵不动,或者只是为了应付需要,象征性地进行一些开放和放开,甚至设置一道又一道的门槛、一个又一个障碍。就像民用航空领域的改革一样,“开门迎客、关门打狗”的现象就是十分严重的。如此改革的阻力就会很大,效果也很难真正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在出台相关政策之前,能够让垄断行业、垄断企业先从其他方面迈向市场、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积累经验、积累资本,可能遇到的阻力就会小些,问题和矛盾也会少些。一方面,已经习惯了在垄断体制下赚钱的垄断企业,一旦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就极有可能成为“门外汉”,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也没有办法将自己养活。自然,就会对打破垄断横加阻拦。只有让他们在竞争中尝到甜头,进入市场的内在动力才会增强;另一方面,由于垄断行业和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一直是比较差的,也是受到消费者严重的心理抵触的。如果能够给一个缓冲期,让他们通过一定的平台,改善与消费者的关系,寻求消费者的认同,用诚恳打动消费者。那么,一旦打破垄断,这些企业也就能够较快地适应市场,并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最终推动垄断企业的加快转型。

  更重要的,从中国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经验来看,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一步登天,而必须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如果能够在推动垄断改革的同时,也为垄断企业想一想,为垄断企业进入市场创造一些条件、提供一些帮助,是否可以减少很多的阻力和矛盾。纵然这样的方式有点不公平,总比双方死卡要好。(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孙博洋、聂丛笑)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