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团再获"金小丑"奖背后的故事(图)--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中国杂技团再获"金小丑"奖背后的故事(图)

2013年02月07日13: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金小丑”奖

“金小丑”奖 (刘晨/摄)

“金小丑”演员合影

“金小丑”演员合影 (刘晨/摄)

  中国经济网2月7日北京讯(记者刘晨) 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评委会1月21日凌晨宣布,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选派的《俏花旦-集体空竹》和《圣斗-地圈》两个节目,经过两轮激烈异常的赛事角逐,在来自世界20个国家的28个各类优秀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本届艺术节最高奖——“金小丑”奖。

  2月6日,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演员们荣誉归来在京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中国杂技团所有人员都非常激动,他们知道,这一座金灿灿、沉甸甸的奖杯,是创作人员和演员们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铸就而成。

  鏖战十月 喜获大奖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说道:“《俏花旦-集体空竹》和《圣斗-地圈》这两个节目都已历经多次大赛和重大演出的磨练,属于比较成熟的节目,但是要想在摩纳哥的赛场上角逐金奖,这两个节目仍需要进一步的打磨提升。”杂技节目的提升难度很高,这不仅需要核心技巧有所创新、提升和突破,而且演员综合表演、服饰造型道具、节目细节处理、整体美化包装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都要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完成。

  此次,中国杂技团参加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的演员,年龄最大的有33岁,最小的只有17岁,所有演员的平均年龄是22.3岁。张红表示,由于《俏花旦-集体空竹》和《圣斗-圈》节目分别在多个国内外的大型赛事中取得过很好的成绩,年龄较大的参赛演员尤为担心,万一此次冲击“金小丑”不能获得成功,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带着无限的遗憾退出杂技演艺舞台。为了帮助大家克服心理障碍,公司高层不断的与演员们交流沟通,缓解压力。

  中国杂技团邀请了知名服装设计师为两个节目进行了全新的服装设计,从色泽、花纹、到头饰、配鞋,无不进行过认真的研究推敲。最后,两个节目的包装在赛场上实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特别是空竹节目服饰在传统花旦戏曲服饰的基础上兼顾杂技服饰特点,形成了一套精致华美的杂技花旦演出服饰,在比赛现场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中国作为世界杂技大国,截止到2012年底共赢得12尊“金小丑”奖,此次在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艺术节赢得的“金小丑”奖,不仅是中国杂技团转企改制后取得的第一个“金小丑”奖,更是中国的第13尊“金小丑”奖,此外本次在摩纳哥赛场上夺金,还打破了中国参赛节目从未连续两届获得金奖的历史。

  高手过招 尽显华夏文明

  《俏花旦-集体空竹》是中国杂技团的经典节目。节目中蹿毛后空翻接跑肩上、三人六跳滚翻接空竹、三空竹背剑、空手连翻前桥接空竹、跑转点转、点转1080接空竹等一系列高难动作,在演员们娴熟流畅且富有京剧韵味的表演中,被演绎得行云流水、优雅舒展。《俏花旦-集体空竹》节目以杂技的形式,将中国文化艺术的神韵与魅力展示于世界杂技顶级赛场之上,不仅将空竹技术发展到了无可比拟的水平,而且真正实现了杂技的艺术之美。

  《圣斗-地圈》节目是中杂公司转企改制之后创作的节目。地圈节目以旋转行走的地圈和演员的原地快速穿越转动圈精彩开场,并始终将两套具备现代化气息和时代色彩的创新机械圈作为整个节目的亮点,演员在机械圈的转动过程中,不断变换360度连续扑虎过圈、鱼跃式连续过圈、机械圈转动蹿毛等高难过圈动作,而且演员们还在传统跟头过圈的基础上开发出来了六圈前扑360转体过圈、六圈前扑两周过圈、七圈后提踹、八圈3.1米过圈等几组创新高难过圈动作,18位男演员不仅潇洒利落地完成了这一系列高难动作,而且将男子集体节目独有的帅气阳刚、震撼气势表现得得淋漓尽致。

  摩纳哥圆形场地内的地面完全由宣软的锯末铺就而成,圆形的表演场、松软不平的地圈给演员的技术表演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空竹抛出后的方向偏差,翻腾旋转等动作落在软地面后的不稳导致身体晃动进而影响表演效果,地面柔软导致演员弹跳力度打乱了训练掌控经验,这些对于绝大多数从未经历过摩纳哥赛场的演员们来说,除了需要克服技术问题,无疑也会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面对这一切不利因素,演员们在孙力力副总经理和主教练王桂琴、李金相的带领下,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场地内的适应性训练和联排。但是面对这一切,大家没有怨言,反而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得来不易的训练机会,大家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不留遗憾地完成好这次参赛演出任务。

  中国杂技继承于传统,兼容并蓄的发展。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力力指出未来杂技的新方向,杂技的难度固然重要,只是只求难不求变化是行不通的。张红总经理笑着谈到,十多年前外国评委调侃中国的杂技演员不会笑。为什么外国评委对中国杂技会有这样的评价?中国的杂技技术性很强,但缺乏美感。但十年后的今天,外国评委对中国杂技刮目相看。摩纳哥公主对杂技团的演员说:“你们这一代人改变了我们对中国杂技演员的看法。”

  精美的编排,服装的华美,演员在表演上的自身修养都是一流的。传统的节目更需要变化,更要创新。中国杂技团在第37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上带着荣耀与自豪满载而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文明更加的绚丽多彩!

  链接:

  中国杂技团双摘“金小丑” 奖 累计获冠军50个(图)

  文化名人访:张红、孙力力——中国杂技团体制改革

(来源:中国经济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